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昆曲来了
作者:肖克凡 文章来源:天津老年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6-7 17:21:02 文章录入:戏迷知音 责任编辑:戏迷知音

    说起昆曲,小时候看过昆曲电影《十五贯》,记住了剧中人物娄阿鼠。多少年了,京剧还活着,尤其是“八个样板戏”之普及弄得人人都能哼哼几句。昆曲则不同,鲜见了。
    事隔多年国内媒体突然开始报道昆曲,说是白先勇先生精心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公演于上海高校,颇受好评。我不知道“青春版”是什么意思,却知道白先勇。他是台湾小说家,出身名门,写了《永远的尹雪艳》、《游园惊梦》等等作品。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玉卿嫂》我也看过。那是18年前在北京小西天的中国电影资料馆。玉卿嫂是一寡妇,惨遭抛弃之后杀了男友庆生。扮演玉卿嫂的杨惠姗因此获得了台湾电影金马奖。如今,白先勇先生不弄小说了,转向昆曲,而且还是青春版的。于是心生向往,只恨上海太远。
    忽如一夜春风来。白氏竟然率领青春版《牡丹亭》来到天津,公演于高等学府南开大学。津门轰动,可谓一票难求。我不敢奢望有缘亲睹如此高雅的艺术,然而好事却从天而降。林希先生看了第一天的,愿意将第二天的戏票割爱于我。同时他还嘱咐我戏票不对号,一定要提前进场找个好座位。
    我遵嘱提前走进剧场,还是满了。我一排排搜寻,好似工兵寻找地雷。偶见空位,不是摆着水瓶子便是摆着书包,谓之“占座”。我看到一位女大学生如此占了五个座位。触景生情,我蓦然想起计划经济年代老太太排队买豆腐便是这样占位的,一时惆怅不已。
    不知是发票过量还是检票不严,一时间涌进剧场的大学生们超出剧场的承受极限。我尚无立锥之地,急忙坐在剧场甬道的水泥台阶上,很快,剧场甬道便坐得水泄不通,接近罐头状态。我猛然想起在电视里经常看到的流行歌曲演唱会现场,也是这般拥挤的。
    拥挤是时尚。看来白氏昆曲已然受到时尚的礼遇了。“青春版”真是力大无穷,吸引了这么多大学生前来看戏,好似一场人海大战。不过我心生疑窦:欣赏昆曲似乎应当娴静从容稳重典雅,不应当这样热气腾腾的弄成群众运动啊。
    终于开演了。这一场大戏分成上中下三本,白氏编剧,连演三天。我赶上的是《牡丹亭》中本,从“冥判”到“回生”,九齣。剧场里的大学生们的热情直冲霄汉,从开戏就拍巴掌,没断过。女主角杜丽娘出场的时候,赢得一片掌声。然而,随后那位四位花仙出场,掌声竟雷动了。地球人都知道,这四位花仙属于龙套角色。龙套出场竟然赢得了远远超过女主角亮相的掌声,真应了人多势众那句俗语。
    更令我惊讶不已的是大学生们对戏文的热烈回应。譬如“欲火近干柴”,譬如“春怀难遣”这样的唱词引发全场笑声。大学生们真是单纯极了,也真外行。于是,不合时宜的掌声与过度的笑声,加之超越极限的人群密度,多少影响了正常看戏。第四齣“拾画”,男主人公柳梦梅的一段优美唱腔似断欲续,却被充满青春的大学生们的热烈掌声淹没了。坐在水泥台阶上我终于明白了,无论什么事情,光有热情是不够的,包括热情满怀的白先勇先生。
    传统文化之中的高雅艺术,好像不宜以时尚的手段来推广,包括青春号召以及热火朝天的集会。打个比方吧,有一件珍贵瓷器,它理所应当进入博物馆而成为文物,隔着玻璃罩子供人们围观欣赏,这似乎才是它的真正价值体现。倘若热情满怀的白先勇先生非得将它打磨翻新不可,然后迈着紧追时尚的步伐四处奔走展示,可能效果并不好。就说挤在剧场里看《牡丹亭》的大学生们吧,他们一定认为欣赏昆曲就跟坐在看台上观看足球比赛一样———气氛愈热烈愈好。遥想多年之后,这些大学生成了老爷爷老奶奶,他们一定会将他们认定的昆曲讲给后代们听,就跟讲叙当年一场流行歌星演唱会一样,说酷说爽说哇塞。那时候真正的昆曲肯定死在以讹传讹的讲叙里了,光剩下青春了。而青春,毕竟属于转瞬即逝的岁月啊。
    我非常尊重白先勇先生,因此担心他出于酷爱反而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给弄走畸了。
    关于昆曲复兴,我以为我们不光缺少昆曲观众,更缺少复兴昆曲的必要环境。就好比我们并不是缺少花儿,而是缺少花窖。白先勇先生最终很可能成为一个根本没有花窖的花匠———那可爱的样子肯定比现在更加令人尊敬。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