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啦!”这是对京剧不感兴趣的人,尤其是青年人,谈及京剧时发表得最多的意见。我们到剧场看一看,一个无情的事实摆在面前:白发人居多,黑发者散布其中,寥寥可数。近年来情况有所好转,但起色并不大。 问问那些青年人,哪里看不懂?答案就多种多样了: 比如说,剧情看不懂,故事看不懂。这个好办,作为青年人,文化知识应该不成问题。你读过《三国演义》吧?那么《甘露寺》、《空城计》、《定军山》这样的三国戏,你就能看得懂。你熟知的曹操、孔明、赵云等人物在舞台上唱念做打,这可比看电视连续剧、玩电脑游戏《三国志》有意思的多;你读过《水浒传》吧?那么《三打祝家庄》、《武松》这样的戏,你就不会感到陌生......京剧剧目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古典小说。你想想,全舞台的演员为你演小说中的情节,这事儿多美呀。 说看不懂京剧,还有一样是指那一整套程式化的表演方法。其实,程式化是生活的提炼和提高。因服从京剧表演原则“无声不歌,无动不舞”,故将生活中的动作、语言纳入舞蹈、音乐的道路。如上马、上船、开门乃至哭笑,都要有板有眼。侯宝林先生有个段子,说京剧小生的笑,搁在台上很好听,要是台下观众有一位,像小生一样的一乐,那别人都得吓跑了。您说逗不逗?这说明艺术将生活提高了一步,既然是这样,我们就应该把程式化作为一种艺术来欣赏。那些追星的青年们,不但喜欢那些歌、影星的艺术,坐飞机、坐火车饶世界追着他们,甚至连他们的身高、体重、生日、星座、血型、甚至是否有脚气这些都了如指掌,你们这是对由艺术至生活的欣赏,那么你们怎么就不能欣赏“程式”这一由生活至艺术的过程呢? “听不懂他们说什么,唱什么呢?”这是对京剧不“感冒”的青年人最主要的反映。我想这也不成问题。咱先说唱,京剧是板腔体艺术,西皮、二黄之下分原板、慢板、二六板等多种板式。浩如烟海的唱段无非是不同板式罢了。只要你分清他们之间的区别,懂得他们的旋律,静心去欣赏,你就会被那美妙的旋律打动:有的雍容华丽,有的幽咽婉转,有的刚劲有力,有的柔媚动人......令你三月不知肉味。其次再说说念,也就是说话。这还得从京剧的产生说起,京剧是清末以安徽的徽调和湖北的汉调为基调,吸收了梆子、秦腔等一些地方剧种的优点,在北京形成独立剧种的。前辈艺人运用湖北方言,兼取京音,产生了京剧念白,即所谓“湖广音,中州韵”。京剧的念白又分韵白、京白、地方白,其中京白接近于普通话;韵白教难令人听清,所幸如今的京剧演出(尤其电视节目)多有字幕,配合上演员的动作,观众应能理解剧情。退一步讲,就算将韵白视作一种“方言”,这也算是中国话吧,总比那些咿哩哇啦的鸟语,不知所云的日语、韩语容易听懂吧。那些“追星族”能张嘴流利的说粤语,“哈日、哈韩族”能听日、韩语歌曲,他们怎么就不能欣赏唱腔悠扬婉转、念白抑扬顿挫的京剧呢? 还有人说京剧节奏太慢,跟不上时代节奏。这是他(她)们并不真正了解京剧,还不单是京剧,戏剧作为舞台艺术,都是具有典型性的。典型人物办典型的事,否则一台戏演半宿,那观众受得了吗?京剧就是这样,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大量笔墨着重刻画人物,对剧情尽量删繁就简,例如剧中某个人物回忆或记叙一个演过的情节,只由乐队演奏一个曲牌(固定的乐曲),人物稍有动作,乐曲结束,回忆或记叙也即结束。所以,京剧的剧目,尤其是多年流传下来的传统剧目,都是相当精炼的。台上每个人物、每件道具均有其作用,甚至包括龙套。要说京剧节奏慢,我不敢苟同。节奏的快慢应与剧情相联系,该快的地方不能慢,该慢的地方快了也不行。有出三国戏叫《回荆州》,说刘备东吴招亲后,携孙尚香回奔荆州,赵云保驾,后有周瑜率兵追赶。这段戏就该快,戏中用段简短的快板来表现,三个演员在台上编8字形行走,伴奏间加堂鼓,台上台下一片紧张,令观众为那位刘皇叔捏一把汗。还有出列国戏《文昭关》,讲楚国大将伍员全家被害,逃奔吴国借兵,行至昭关不能通过,留宿东皋公中,暗自思叹的故事。为刻画人物不安、愁闷的心境,编剧者安了一段[二黄慢板],就是那段为京剧爱好者所熟知的“一轮明月照窗前”一段,有助于情节的推进。足见剧情与节奏联系之紧密,倘若把以上两段节奏调换一下,恐怕就与事实大相径庭了。那些说京剧节奏慢的人,我想无非是找个借口,不去体味人物心境罢了。他(她)们不是没有那个能力,而是没有那份心思。他(她)们也有仔细聆听情歌,感同身受,伤心落泪的时候。故非不能也,而不为也。 我罗嗦了这么些,也许有人明白些,觉乎着京剧能看得懂,希望他们去静心欣赏,于喧嚣中寻找一分恬静;也许还有人认为京剧看不懂,而去继续追星,甚至跳脚骂我。人各有志,不能勉强。但一个人对自己民族的历史不感兴趣,拒绝本民族文化的熏陶,而盲目推崇外来文化,我想他(她)也是可悲的。其结果也会是被两种文化同时抛弃:自己的玩艺儿一窍不通,别人的玩艺儿学得也不地道。 希望更多的青年人来看京剧,看得懂京剧,那将是京剧兴旺大吉之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