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旦演员与"阵风" |
|
作者:北京24小… 文章来源:北京24小时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3 23:06:07 |
|
武旦演员在"万旦"之中,虽占比例极小。但却人才辈出。仅京城而言,著名的京剧武旦如早期的朱小喜,其子朱文英(即朱四十,1886年生人,1900年选入开平署),其孙朱桂芳(1891-1944)、重孙朱盛富是四代武旦世家;孙玉兰(1835年生人)与孙福云(1859年生人)为父子两代武旦演员;阎岚秋(即九阵风,1882-1939)与阎世善(1919年生人)为伯侄两代武旦演员。另如朱小沅(朱素云之父)为四喜班武旦;张芷芳(1851年生人)亦是四喜班武旦;陈五儿(名连珍,1855年生人)为春台班武旦;马六儿(名桂莲,1856年生人)为三庆班武旦。还有彩福禄(1883年选入升平署)、许福英(即许磨儿,1883年选入生平署)、杨永元(1886年选入生平署)、余玉琴(即余庄儿,1866年生人。1891年选入升平署)、贯紫林(贯大元之父)、赵喜贞(曾艺名"云中风" )、方连元(方春仙之子)、范富喜、班世超、宋德珠、李金鸿、陈金彪、冀韵兰等,他们都为京剧武旦艺术做出了极大贡献。 京剧武旦演员取"阵风"作艺名的,不仅京城有,外省市也有。有一阵风、小一阵风、两阵风、三阵风、四阵风、五阵风、六阵风、九阵风、十阵风、赛阵风等诸多"阵风"武旦演员。 一阵风 为清同治、光绪时著名武旦演员,久演于东北各地。凡武旦应工之戏皆能,且一丝不苟极为卖力。据《梨园旧话》载,其技艺卓绝一时。《跑马卖艺》为其杰作,据传他在此戏中能两臂夹十余个茶碗并跳三张高桌,可见其技艺非同凡响。 小一阵风 为清宣统年间出现的武旦新秀,与武生小活猴、武净小黑灯同出一门。不仅武工娴熟,而且扮相漂亮,是难得的武旦人才。 两阵风 为清光绪年间著名武旦,原为秦腔演员后改皮黄武旦。曾与张占福(张黑)合演《大卖艺》,功力悉敌。珠联璧合,享名一时。 三阵风 为清光绪年间武旦,演于东北各地,其艺较一阵风略逊一筹,擅演《嘉兴府》之鲍金花、《趴蜡庙》之张桂兰等。善于刻画人物。 四阵风 为清末民初时武旦演员,曾演于东北各地。对其技艺褒贬不一。 五阵风 为清末民初时的著名武旦。擅演《取金陵》《泗州城》《盗仙草》等剧。据《梨园旧话》载,其技艺不亚于两阵风、九阵风等人。 六阵风 名刘燕云,乳名"桂虎",1902年生人,原籍河北丰润,初习老生后改武旦。为名丑刘斌昆、老生刘韵芳、武旦刘文振之父。其兄刘祥云亦工武旦,艺名"九仙旦";其子即刘五立;其女为周信芳之前室。 九阵风 (1882-1939)名阎岚秋,字佩卿,乳名九儿,曾用艺名"飞来风"。后从谭鑫培之建议改艺名"九阵风"。北京清河镇人,生于道光二年九月初五。幼从方二群学艺,后入小荣椿科班,习刀马及武旦,并从朱文英学艺。曾先后赴津、沪及吉林等地演出,颇享盛誉。天津曾有"九阵风刮倒一杆旗(天津著名武旦)"之说,上海有"九阵风吹灭一盏灯(上海名旦)"之论。其表演特色可概括为美、媚、脆,开打、出手准确。动作敏捷、干净、利落、决不拖泥带水,演出高难动作从不令人产生担心之感。且对打出手有所创造发展,出手套路各戏不一,各戏有各戏的特色,绝非千篇一律。 九阵风戏路宽绰,除武旦、刀马旦外,亦能花旦,青衣,而且能反串小生,如《八大锤》之陆文龙、《穆柯寨》之杨宗保等。其代表作有《锯大缸》《摇钱树》《金山寺》《取金陵》《杨排风》《盗库银》《巴骆和》及《打花鼓》等剧。 阎岚秋晚年曾执教于富连成、中华戏校、荣春社。其传人有阎世善、宋德珠、李金鸿、陈金彪等。程砚秋、言慧珠、梁秀娟、近云馆主(杨慕兰)及张君秋等均曾向其问艺。 九阵风之父阎金福为四喜班著名旦角演员;其长子阎庆林为姜妙香之大弟子。次子阎世喜;其弟阎岚亭工武生,即阎世善、阎韵喜之父。九阵风故于北京鹞儿胡同11号,享年58岁。 十阵风 名张善亭。因当年演出时不慎脚伤,不便踩跷便以教戏为主,曾为中华戏校教师,宋德珠、李金鸿、陈金彪等均曾从其学艺。其子张金元,坐科中华戏校,工武生,现在山西。 赛阵风 名张英甫,为盖叫天(张英杰)之长兄,比盖老年长十二三岁。原籍河北高阳,幼入科班学艺拜陈某为师。陈师对其要求极严,就连英甫结婚之时亦不放松,令其踩跷前去迎娶。一次演出不慎摔伤,他自感功夫欠佳,不顾伤势未愈,每日天不亮,便到雪地中坚持苦练,终于练得一身硬功夫。曾与林树森、黄月山、李春来等同班演出。 在这诸多以"阵风"为艺名的演员中,当属"九阵风"阎岚秋最负盛名。为武旦演员之翘楚。 |
文章录入:戏迷知音 责任编辑:戏迷知音 |
|
上一篇文章: 跳加官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