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走进我们 | 梨园动态 | 艺苑芳华 | 粉墨春秋 | 艺林文萃 | 玲珑珍藏 | 精彩影音 | 商务在线 | 应用软件 | 戏迷茶馆 | 

《玲珑珍藏》总目录 珍藏目录下载 资料捐赠交流说明本部免费转录戏曲录象带免费交换光盘

今天是:

 

 

专题栏目
最新热门文章
最新推荐文章
相关内容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玲珑戏曲艺术网 >> 艺林文萃 >> 人物记事 >> 文章正文
[组图]为学相声 侯耀文选择退学           ★★★
为学相声 侯耀文选择退学
作者:金洪跃 文章来源:今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27 0:19:26

 

1979年,侯耀文和父亲侯宝林

 做客《艺术人生》

 和石富宽一起表演

 

这张合影包括了李文华、郭荣起、马志存、杜国芝、赵振铎、苏文茂、李伯祥、常贵田、石富宽、师胜杰等相声演员,你能找出他们来吗(前排右二为侯耀文)

                                   “小阿弟”12岁时首次登台说《醉酒》

  6月23日晚间,相声大师侯宝林的儿子、相声名家侯耀文,因突发心肌梗死,在北京家中去世,享年59岁。回顾侯耀文的艺术人生,“相声”与“父亲”是永远绕不开的两个话题。

  侯耀文,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铁路文工团副总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代表作有《糖醋活鱼》、《戏曲漫谈》、《财迷丈人》、《见义勇为》、《京九演义》、《侯氏发声法》等。

  侯耀文1948年生于北京,满族,为相声大师侯宝林第三子。

  侯宝林共有五个子女,分别是侯耀中、侯耀茹(女)、侯耀华、侯耀文和侯珍(女)。侯耀华、侯耀文、侯珍为一个母亲所生。

  1960年,12岁的侯耀文首次登台,表演节目是父亲曾说过的《醉酒》。

  由于父亲起初反对他从事相声事业,侯耀文就以小名“小阿弟”作为自己的艺名,在相声舞台上度过了最初四年时光。

  1965年,刚刚初中毕业的侯耀文考上中国铁路文工团,并在那里和石富宽搭档,一直合作到现在。

  “文革”结束后,侯耀文相继推出《糖醋活鱼》、《洞房破迷信》、《口吐莲花》、《侯大明白》等优秀作品。

  1984年,侯耀文获得全国相声大赛最高奖——首届“侯宝林金像奖”。

  1985年,他和搭档石富宽双双获得“中国十大笑星”称号。同年,他和父亲一起到美国去演出,反响极其热烈。

  1989年,侯耀文与赵丽蓉合作,演出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大获好评。此后,他又陆续参加了十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1993年,侯耀文获美国华美艺术学会颁发的“国际艺术成就证书”。

  1994年,侯耀文再获“中国十大笑星”称号。

  2002年,侯耀文出任中国铁路文工团艺术指导和说唱团团长。

  侯耀文的学生遍及全国,郭德纲、陈寒柏、常宽等都是他的弟子。

  出身相声世家的侯耀文在父亲的光环和“阴影”中长大。生前接受央视《艺术人生》节目访谈时,他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

“小仨儿”没人管

  侯耀文是侯宝林第三个儿子,夹在哥哥和妹妹中间。俗话说得好:“皇上爱大,百姓爱小。”侯耀文于是成了家中无暇顾及的“中间分子”。睡觉时没人陪,平时没人管,就连衣服也总是捡哥哥们剩下来的穿。

  侯耀文觉得那段生活虽然苦,但对他有很大帮助,“这让我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小时候我都自己做玩具。工作以后,我跟女同志一块比拆被子、缝被子,女同志还干不过我呢”。

父亲不准学相声

  侯宝林在家给弟子们上课的时候,怕小耀文折腾,就让他拿张凳子坐在旁边听。日子多了,就把侯耀文给熏陶出来了。

  所以,在别人眼中,侯耀文学相声的条件是得天独厚的。

  但是,他却说:“我爸一直不让我学。因为他小时候家里穷,只读过三个月的私塾,成名之后,每次要创作,就觉得文化底子太薄,所以拼命地读书,但演出和活动又多,特别吃力。所以他就认为,你们现在条件这么好,当然要多读书,他曾说,想说相声可以,大学毕业以后再说。”于是,父亲说服侯耀华去干化工,自然不会再让侯耀文学相声了。

  但是侯耀文就是喜欢相声,父亲不让学,就偷着学。“那会儿,凡是外地进京的相声演员,没有不到我家来的。只要人家一来,在我们家吃完饭,他们就要聊业务,我就拿一个小板凳,坐在门口,所以从小就听他们聊很多关于相声艺术的认识、感觉、技巧。”

一次演出带来的震撼

  “特别是在一次看完父亲的演出后,我对相声的兴趣就更浓了。”

  侯耀文回忆道:“演完谢幕后,我跟着父亲和演员们一起从后台门出来时,看到场上所有观众,都涌在一起两边分开,组成一条长长的夹道胡同,都啊啊啊地对着演员们喊着。当时,我跟着父亲走在最前面,观众们朝父亲一个劲儿地鼓掌。那热烈的场面,使我受到极大震撼:艺术家竟能受到老百姓的如此爱戴。从此我暗下决心:要当一名好的相声演员。”

“不许去,只能上学去”

  1965年夏天,侯耀文考上高中,他刚报完到,就陪一个同学去考铁路文工团,看别人考试的过程中,侯耀文的好奇心被逗上来了,他想:“既然来了,就试试吧。”没想到,一试中的,特别是,听说他的父亲就是侯宝林,考官就更高兴了,还出主意让侯耀文马上到学校退学。

  回家后,侯耀文要和父亲商量退学的事,“好不容易等到吃饭时,我诚惶诚恐地对父亲说了这事。果然,父亲一听,气得当时就‘啪’地一声把筷子往桌上一拍,吼道:不许去,只能上学去!”他掏出5元钱一甩,“别胡思乱想,交学费,好好上学去。”

  可学已经退了——儿子先斩后奏——如何去上呢?“铁路文工团又来我家找父亲了。他们不知费了多少口舌,父亲就是不同意。最后听说学校答应负责给我补习文化,父亲才勉强同意了这件事。就这样,我成为专业相声演员了!”

第一次登台遭遇尴尬

  “但第一次演出的结果,却大出我的意料。”侯耀文难忘第一次正式演出,“我准备了父亲说的那段《醉酒》的相声,这原是父亲说的一个很受观众欢迎的段子,可我说完后,台下的观众没一个乐的。此时的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是谁都能说好相声的。从此,我开始有意识地观察父亲,看他是如何说相声的。”

父亲只教过他一次

  虽然父亲侯宝林一直不高兴侯耀文学相声,但是还是教过他一次。

  侯耀文回忆说:有一天,父亲去赴一个饭局,回来后没好气地对我说:我告诉你,以后,你不会、不熟、弄不好的节目就不要去演。我莫明其妙地不知道怎么回事,问他说:“您说的到底是什么节目,怎么回事儿?”“一个《山东二黄》的作品,人家还是在无线电里听到的。”父亲以为这个节目是我说的。当时我挺纳闷,即去问搭档石富宽,证实这个作品我俩根本没录过音。我又回来找父亲说:“您说的那个《山东二黄》不是我们俩录的,我们俩没录过那节目。”父亲说:“那也不行,你得好好给我听着,你的节目要想演的话,就必须好好地认真排练。排好了让我看看。”我听了心里一喜:“那好啊!”

  侯耀文看准机会让父亲松了口:“我说那您教我吧。当时我妈也劝我爸,那天父亲就把这个节目中的两段唱,一段京戏的,一段山东的,向我进行了示范:中间应有些什么区别,手势动作该怎么做,怎样的动作是最标准的……整个说了一遍。这是我父亲惟一一次,从头到尾认真教了我。”

不要做对不起相声的事

  后来,随着儿子在艺术上的进步,侯宝林不再不闻不问了,他常告诫儿子:“别以为相声是两个人耍嘴皮子,这里的水深着呢!”

  他要求儿子眼界要阔,耳朵要阔,肚子要阔,即多看、多听、多装。督促侯耀文博采姊妹艺术之长,广泛感受社会生活,吸取艺术营养。

  侯宝林家里常来一些京剧名家,每次来人,他都要儿子跟着别人学上一段,而且连身段、姿势都要把握得准。

  在父亲的督促下,侯耀文进步很快,突破了父亲以说为主的路数,形成自己以唱为主的风格。1984年秋天,在沈阳举行的全国相声大赛上,侯耀文获得了表演、创作一等奖。第二年,他和父亲一起到美国演出,父子俩的特色代表了两个时代:父亲长衫、儿子西服,而表演的说、学、逗、唱都代表了各自的时代气息。侯耀文的表现,让一些老人备感欣慰:相声终于后继有人了。

  但侯宝林却一直没有放松对儿子的要求,他说:“从打你一落生,你的尿布都是从相声里来的,你可不要做对不起相声的事啊。”

  即使是临终前,他还把侯耀文叫到跟前,要侯耀文从相声发音、吐字到各种技巧一字一句地讲给他听。

  回忆侯宝林“表达爱的特殊方式”,侯耀文坦言——

很少看到父亲慈爱的一面

  为回报观众的厚爱,父亲在演出中总是尽心尽力,他给观众带来笑声。而在生活中,他那表达爱的特殊方式,有时却让我难以接受。

  父亲知道我胃不好,到处为我买药。后来打听到有一种药叫胃膜素,是用动物的胃膜风干后碾成粉制作而成,这药让我难以下咽。父亲就在一旁厉声道:“要想将来好好干事业,你就得吃。”父亲就是用这种非常简单的办法表达他的爱,他的个性就是这样。“掰开揉碎”这四个字,他只用在事业上,在处理一家人的关系上根本不可能有的。

  父亲的相声段子,每每使人乐不自禁,舒畅开怀。惟独对我们家人,认真得有点刻板。

  父亲给我们更多的印象是:严肃有余,亲和不足。在生活中与父亲交往,很少看到父亲慈爱的一面。惟独有一次,父亲在业务上当面夸过我一回,使我受宠若惊。

  那年我们排京剧,反串《萧何月下追韩信》。在排练中,父亲当时也坐在那儿排练。我就站在他跟前,几乎是与他面对面地唱。我唱了个非常长的拖腔。父亲闭着眼睛听完了后,一声大喊:“好!”乐得我差点忘了后面的唱词。 

提及父亲下厨 儿子哽咽

  作为儿子,侯耀文对一生百忙的父亲总会有一丝不满;说起父亲的严厉,他也总会有些许的委屈,可是说起对父亲的敬重和情感,侯耀文却是毫不犹豫地认定自己是孝子。

  1970年,侯耀文到部队锻炼,三年600多元的津贴,他拿出三分之二支援了家里。父亲病重时,想吃冰激凌,他会忍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冷,开着车窗为父亲送去易化的冰激凌。

  而一次接受媒体采访,当提到从未下过厨的父亲,有一次竟亲手为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时,侯耀文更是激动得哽咽了许久。

  侯耀文的一次创作曾被父亲制止——

搞讽刺,一定要有良心

  接受媒体采访时,侯耀文还曾回忆了父亲曾制止了他的一次创作:

  有一次,领导让我写一段关于服务态度问题的相声段子,批评讽刺一下北京某些窗口单位的服务员对外地人恶劣的服务态度。父亲知道后,就对我沉下脸来:“这个不能写!”我说:“为什么?这是领导布置的任务。”父亲说:“你知道一个女服务员,有多大的负担?她要管丈夫、孩子,照顾家庭;而且还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不论是刮风下雨、飞沙落雪,上班、下班地来回跑;她经历着家里的烦恼忧愁,亲人们的生老病死,承载着巨大的心理包袱和沉重的生活重担。可到单位上班后,她得千篇一律地天天与人笑脸相迎,热情诚恳地为别人服务。倘若其中有一次受到这诸多因素的影响,她这天的态度不好了,是应该原谅呢,还是应该讽刺?”父亲特地语重心长地嘱咐我:“搞讽刺艺术的人,一定要有良心。”       (本报综合报道)

文章录入:戏迷知音    责任编辑:戏迷知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友情链接 版权申明 管理登录 | 

    网络名称:玲珑戏曲艺术网 制作维护:玲珑电脑工作室 站长电话: 13072009574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站长QQ:9082114   MSN:[email protected] 
    版权公有 允许注明作者转载                      津ICP备06000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