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作品,如果能揭示出社会发展的内部规律;正确地表现出新、旧事物的斗争;反映出在我们这个新社会里占主导地位的前进的力量,那么它在思想上就会带给人们以思考、教益和鼓舞。获得1980年优秀影片奖的彩色故事片《残雪》,恰好从这个角度为我们的文艺创作提供了带有启示性的经验。
粉碎“四人帮”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周丰,重新踏上了工作岗位。这个消息在社会上激起了强烈的反响,也在周丰的家中激起了波澜。他的儿子周伟光认为,长期以来,受到父亲株连,“发配”边疆,忍屈受辱的“黑帮子女”生活该结束了。于是他抛妻舍子,回到大城市,追求起舒适、安逸的生活……。一些善于逢迎拍马的人,也借机顺水推舟,为他办理离婚手续、安排舒适工作、寻找漂亮女友……。对于这种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广大观众并不陌生。它是种种腐朽、落后的习惯势力,在十年浩劫中恶性膨胀的反映。对此,每一个有革命责任感的作家、艺术家都应予以正视,并且敢于暴露它、鞭挞它。
但是,仅仅暴露和鞭挞,只能反映出事物局部和表象的真实。只有揭示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部规律,才能触摸到事物本质的真实。《残雪》的作者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因此影片在暴露和鞭挞之余,使观众看到了光明和希望,给观众带来了力量和信心。周丰是党的高级干部,同时又是精神世界十分丰富、真实、可信的普通人。经过十年浩劫,当他重新见到阔别巳久的儿子,听说儿子已经有了孩子时,他禁不住指着孙子的照片乐呵呵地对老伴说:“老杜,看!孙子,咱们的孙子!”天真的话语,憨挚的笑容,打动了观众。可是当他听说儿子已经离婚,意识到其中还有不可告人的隐情时,他发火了。当儿子说出“……什么革命呀!为人民服务呀!共产主义呀!还不是说给别人听的!”他暴怒了,狠狠打了儿子一个耳光,并怒斥:“滚!”从周丰的一喜一怒巾,我们看到这位久经考验的老共产党人尽管钟爱自己的子女,但是他更热爱党,更忠于党的事业。他容不得一点玷污党、玷污共产党人神圣信仰的言行。因此从他的暴怒中,观众反而对他肃然起敬了。
之后,他利用养病的机会,与老伴一起到儿子曾经生活过的新疆查访。当他们好不容易找到已被抛弃的儿媳妇张秀云的家时,他看到了大门紧闭,邻居们也都躲躲闪闪,冷眼相看的奇怪景象。这是为什么?战争年代军民之间、干群之间生死与共、休戚相关的鱼水之情哪里去了?他痛苦、担忧,热泪潸然而下。第二次他又来到秀云家,他要用行动消除误解,弥合隔阂。他甩去外衣抡起大斧,帮助秀云家劈起柴来。当汗水顺着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双鬓缓缓淌下时,泪水也禁不住涌出了观众的眼眶……。从这位老共产党员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希望,受到了鼓舞。
今天,广大观众期望我们的作家、艺术家塑造更多更完美的反映时代精神的艺术形象,鼓舞民族之气,“引导”我们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