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罗天与“大罗天”补说 |
|
作者:章用秀/王… 文章来源:天津老年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2 8:48:28 |
|
大罗天是一座花园式游艺场,旧址在今鞍山道、山西路附近。民国十年(1921年)左右,巴西洋行经理莫三,出资在张园对过圈起一块空地,盖了两个简陋的影剧院,起名“大罗天游艺场”。“大罗天”是佛语中“极乐世界”的意思。后来,由于巴西洋行业务不振,莫三又急等钱用,便于1927年把大罗天转卖给曾做过天津海关道的蔡绍基。 当年的大罗天,入园迎面处是一座陶瓷绘制的“刘海戏金蟾”影壁,绕过影壁有假山洁水、天女散花台,造型新颖典雅。山上有亭,山后建有栖佛阁。园内有各种游艺场。夏天,园内摆上些茶几、藤椅,供游人品茗乘凉。另外备有冷食小吃供游客消夜,天亮前还大放焰火。秋、冬两季,大罗天内的古玩店办古玩展览。每天游客不绝,非常热闹,人们都以到此一游为乐事,“进过大罗天,死了也不冤”的说法曾流传一时。
读贵报1月8日章用秀先生所撰的《大罗天》一文,获益良多。笔者仅就大罗天游艺场当年的戏曲演出,提供一些情况。 首先在大罗天游艺场演出京剧的,是天津早期著名坤伶金月梅。她嗓音响亮、道白清晰,又很擅长做戏,她以演新编本戏为主,如《珍珠塔》、《妻党同恶报》等,甚受观众欢迎。嗣后,新编本戏在大罗天游艺场成为吸引观众的主要京剧剧目。像1924年7月,天津著名坤伶赵美英也曾在此演出《莲香传》、《孟姜女》、《双珠凤》等新剧。特别是被誉为“江南四大名旦”之一的小杨月楼(杨慧侬),由上海来到天津,从1924年8月起,陆续三年在此长期公演。由于他所演的戏在表演、服装、布景、道具方面都有新的改良与创造,将海派戏的风格传入北方,所以备受观众的赞赏。如他演的《梁红玉》、《花木兰》、《女中丈夫》、《诸葛亮招亲》、《石头人成亲》、《杨金花夺印》等剧,报章多有誉扬。与此同时,大罗天游艺场的京剧演出,也不断邀请一些京剧名伶,来此作短期上演。像程艳秋(时程尚未易名砚秋),1924、1925年两次在此露演程派早期名剧《花舫缘》、《玉狮坠》、《碧玉簪》等。一代武生巨匠尚和玉1924年上演了他的拿手杰作《铁笼山》、《艳阳楼》、《英雄义》与《冀州城》。尤其是梅兰芳于1925年11月,偕王凤卿、姜妙香、曹二庚等主要演员,来此演出梅派名剧《太真外传》、《天女散花》,更是轰动一时。由于大罗天游艺场处于日租界,日方便时加干扰。
1926年3月,日警署借口大罗天游艺场“日夜声音杂乱、附近机关住户均感不便”,竟勒令其停止夏季营业。直到是年秋,大罗天游艺场始再开张纳客,邀来京都名角尚小云、高庆奎、朱素云献艺。两年后——1928年,高庆奎、谭富英曾先后在此挑班演出。高庆奎露演他的拿手戏《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割麦装神》等,谭富英则露演潭派名剧《定军山》、《四郎探母》、《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等。此时日租界不断引起“日华纠纷”,游人渐少,又因天津出现了规模更大、内部组织更近现代化的中原公司游艺场(今百货大楼屋顶),营业上压倒了大罗天游艺场。于是,在1928年10月中旬,由天津著名坤伶金友琴上演了最后几台戏:《春阿氏》、《嫦娥谪世》与《金锁记》,遂宣告歇业。 |
文章录入:戏迷知音 责任编辑:戏迷知音 |
|
上一篇文章: 尽现梨园好风光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