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音》中,张瑜所饰的小凤仙,使人感到不理想或者说有点失望。主要是:演员与角色有距离,形体气质不符,人物思想起点过高,表演不太自然,似乎有些放不开……。银幕上的小凤仙,很难令人置信是一个周旋于袁朝新贵、三教九流之中的风尘女子,也不大可能巧妙地助蔡摆脱袁的羁绊。尽管谁也未见民国初年京都艺妓是何等模样,但大都感到:这个角色演得不象。
这些议论,对扮演者来说,不是责难,而是婉惜,不是贬低,而是爱护。
正如她自己所承认的:“为了拍好《知音》,我所付出的心血和劳动比其它片都多,但自己看了后,也不认为是满意的。”那末,问题出在哪里呢?
有人说:“一部戏,演员选择成功了则成功了一半”。这话不无道理。电影表演讲“气质”,戏曲分“行当”,都是一个“戏路”问题。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气质条件;都有应工的行当;都有最适合的戏路。所谓“戏路对不对,好比定音锤”。李默然在《甲午风云》中扮演的邓世昌;李仁堂在《泪痕》中扮演的朱克实都可说是戏路吻合、一锤定音。
从张瑜目前的戏路来看,显然适宜于演自然朴实、富有个性、天真无邪的时代女青年,影片《庐山恋》正是在“戏路”上为她提供了展示艺术才华的条件,因而,角色创造获得了成功。相反,《知音》中的小凤仙,无论是扮相形体、举止动作、风度气质,都是张瑜所不适应的,再加之张瑜对民国初年的复杂时代背景和小风仙的特殊生活经历都非常陌生,缺乏生活基础和对角色的深刻了解,因而不能准确弛塑造出剧中人物形象。虽经作出努力,终于难获成功。
王瑶卿生前在教授学生时,非常强调“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他根据学生的条件,拣最适合的行当和剧目来教,扬长避短。这种重视“戏路”的原则,我想,对电影导演物色演员来说,是颇值得借鉴和至关重要的。
我决不是反对多才多艺的演员创造各种性格截然不同的角色而成为“多能演员”。我想说的是:如果人物与演员气质条件相差较远,影片制作者最好不必强扭,须知,强扭的瓜不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