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上海一位朋友讲,76岁的石凌鹤同志被病魔缠身:半身瘫痪、右胯骨折、肺部气胸,十年住了六次医院。但他每次去看石老,却总是看见他在写剧本,用那只不听使唤的右手……
此言不虚。记者拜访石老时,他也正在挥笔疾书。他在翻译汤显祖的名著《紫钗记》。
病榻奋笔“临川梦”
把汤显祖的“临川四梦”译成今人易懂的舞台演出本,是石老多年夙愿。1957年,他在江西工作时,曾将《还魂记》改为弋阳腔,并搬上银幕。近来,又完成了《邯郸记》、着手《紫钗记》。他计划,连同《南柯记》,今春全部搞完。他说:“我想用这种方式,使这位一代诗人的作品,在舞台上寄存下来。”
文字上他尽量搞得通俗。每段写完都要给医院的护士、勤杂工看,问他们懂不懂?能懂多少?直到他们回答:“看懂意思了!”
但他又注意保留原著的佳句,仍然沿用了曲牌体。他说:“一定要保存汤显祖原作精神。尤其是主题,哪怕我们不同意,也要保留。”他严肃地说:“因为这是历史!”几番重写《方志敏》
1956年,石老创作的话剧《方志敏》在全国话剧会演中获奖。记者谈起这个戏来,石老微笑说:“全国解放时,原来要留我在上海搞电影工作,我却应邵式萍之邀去了江西。我心里有个秘密:去江西也是为了写方志敏!”
石凌鹤是二七年入党的老同志。方志敏在江西搞农运时,他也在江西搞工人运动。他的两个弟弟也是在王明路线下牺牲的。他对方志敏烈士有深厚的感情。五十年代初,他沿着烈士的足迹,走遍赣东北根据地,访问老赤卫队员,获得大量第一手材料。会演后,他并不满足,又进一步搜集材料。找到当年的看守人员、难友……,进而重写此剧。他说:“方志敏是很早的革命英雄,要尊重历史,如实地反映他啊!”在修改稿中,他着重揭露了王明路线对革命的危害。
老人激动地谈起了影片《血沃中华》,很不满意。他说:“什么和蒋介石下棋,什么宋美龄劝降,根本没有这回事!完全是无中生有!当年的一个看守人员就能证明。他现在浙江,《可爱的中国》就是他老婆送出去的!”他痛切地说:“一定要尊重历史,不然,对不起革命先烈呀!”
再现重庆《雷电颂》
几十年来,石老写出了《血》《黑地狱》《战斗的女性》《汤显祖》等数目众多的戏剧作品。题材广泛,形式也颇为多样:话剧、诗剧、弋阳腔、青阳腔甚至还有采茶戏。石老说:“拿江西来说,话剧团只有一个,戏曲剧团可有一百多个!我从五。年戏改工作以来,就着重写戏曲本子了。”他又说:“中国话剧要走自己的路,就需要从戏曲中吸取营养!”
近几年,石老又根据亲身经历,写了反映40年到42年周总理在重庆领导的一段斗争的话剧,着力刻画了郭沫若同志的形象。剧名初拟为《洪波曲》,几经斟酌,又改为《雷电颂》。说到这里,石老兴奋地撑起身子,回忆起皖南事变前后雾重庆的战斗生活来:“和反动派针锋相对,我们以给郭老祝寿为名,演出他赶写出来的《屈原》……”当时石老任国民党政治部三厅戏剧科主任科员,亲自奔走,参加了这场斗争。把它搬上舞台,不但是石老的心愿,也是广大观众的希望。
记者告辞时,石老深沉地说:“中国革命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把历史原原本本地告诉后代,是我们这一辈人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