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抱着较高期望的纪录片《京剧》八集已经全部播完,我有话要说。
即为“纪录片”,要就遵守纪录片的规则。记录者,对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如实再现也。
对过去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观看,可以从不同的观点分析。但真实的事实性不能做假,不能编造。更不能用个人的主观臆念,再造历史的环境和历史的真实,更不能带着各种说不出口,摆不到桌面上的杂念,伪造历史事实。那是非常恶劣的。
电视纪录片《京剧》从政治视角、艺术道德、创作理念、主题思想上都存在严重问题,从根本上违背了大众传播媒介的道德底线。应该深刻反醒。
第一,政治历史视角狭隘偏颇。《京剧》名为《京剧》,通篇反映的并不是京剧本身的产生、发展、变化,而是从粗暴的历史批判主义的角度,对京剧产生、发展、变化的年代进行全面否定。一共八集的电视片,用七集来否定过去的社会历史,就是为了最后一集的“新生”。编导者想以此来表达他们的政治观点:“以往的社会制度都在毁灭京剧,只有现在能救京剧。”可是,这种观念用老祖宗马克思主义的观念来分析是靠不住的,马克思主义有一个重要理论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京剧艺术属于上层建筑恐怕编导者不敢否定吧?京剧形成于清末,辉煌于民国,京剧这个上层建筑的的成果难道不是当时雄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吗?难道编导者敢说,是在当时落后的经济基础下,产生了先进的上层建筑京剧吗?难道此剧的编导敢说马克思主义在这个问题上不灵吗?我不想和你们辩论大清国的经济总量那时是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不想和你们辩论一九四五年联合国成立时,中华民国还是世界五强。这些事实你们不知道也不敢说。但是做为纪录片的编导,你不敢说,你可以回避,你不能胡说。你不能说大清国腐败无耻,所以把京剧锁进了皇宫,你不能说大清国亡了,京剧演员没饭吃了,不得不回到民间。你不能说民国时期京剧都是为达官贵人唱堂会。你也不能说新中国成立后的戏改功德无量。这全都是黑白颠倒。大清国被推翻并不是经济崩溃,而是落后的治国思想无法再维持政权,京剧也不是清宫捧红的,而是在民间唱红才被召进宫的。大清国亡了,京剧并没有消亡,而是在民间更加红火。倒是从戏改开始,京剧开始走下坡路,戏改没有再改出新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倒是越改越没有观众了,这是有目共睹的。
第二,艺术历史观念杂乱无章。《京剧》通篇没有从艺术探讨的角度来谈京剧,他对京剧的产生、发展、变化理解的浮皮撩草。对京剧形成的社会心理、文化共识、艺术环境、欣赏背景缺乏稍微深入一点儿研究和分析。对京剧产生前期,中国各地丰富多彩的戏曲成果基本不了解。给人的感觉是,京剧就是当时的艺人为了给皇上祝寿拍马屁,进了北京,就成了京剧了。它对京剧形成的曲、舞、演、打的形成历史和来源,完全没有进行分析和研究。把这样一个经过数代人潜心琢磨,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艺术大融合,舞台精加工,当做艺人的一次政治投机,实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对在形成京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徽剧、汉剧、秦腔等都是一笔带过,缺乏基本的介绍,这都说明编导的兴奋点不在艺术探讨上,不在京剧本身的精华提炼上,而是热衷于从政治角度高谈阔论,以显示自己的革命化的政治觉悟,岂不知,这正露了思想浅薄,艺术粗糙之弊病。
第三,严重违背纪录片不得做假的原则。所谓纪录片,有录你就纪,没有录你不能做假演出个录来。历史的纪录再粗糙、再无色、在死板,那也是历史,也有着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国际上有震撼力的纪录片,一定全是当时历史事实的真实画面,别说让今人扮演历史人物,连创作的美术作品都不能出现。这是纪录片的原则。在《京剧》中,放弃了大量可用的历史影像、照片和文字纪录,用现在的演员演梅兰芳、齐如山、杨小楼、盖叫天、马连良等历史上的京剧名角。你这还叫纪录片吗?你拍个电视剧得了!人们对这些历史人物音容笑貌记忆犹新,你用现在没有阅历,修养不够的年轻人人来扮演历史人物,你还敢叫纪录片?连香港大明星黎明在电影中扮演梅兰芳都多有微词。你在纪录片中用稚嫩的年轻人演梅兰芳,怎么能演出人们心目中的大师风范?《京剧》中,不但历史人物做假,历史事件也做假,许多事件和剧目经不住推敲,这一点,一些熟悉京剧历史的人已经多有指出。这里不多说。
第四,躲过近几十年京剧的坎坷,无视京剧今人的努力。中国京剧在新中国建国初期,还保持着相当高的艺术水准,有着优秀的剧团传承。如果不是我们的文化主管部门胡来,京剧不至于沦落到今天这样的地步。让《京剧》的编导反映这样的事实也难,他们也没有这样的认识深度,也没有这个胆量。但是,反映一下当代京剧艺术家的努力还是应该的吧!你既然叫《京剧》,既然讲传承。你怎么能传到《群英会》就不传了,一部《赤壁》就代表现在的京剧成果了?简直是信口雌黄。当今的京剧界,还有诸多值得肯定的事件和人物。河北京剧院的裴艳玲老师,是公认的当代京剧大师,她当然也唱河北梆子,但是她对京剧精神的坚守和贡献,不是现在最值得宣扬的吗?还有中国剧协主席尚长荣先生,那是四大名旦尚小云的公子,他突破家门,在京剧改革中的贡献,现在不肯定,要谁来肯定呢?各级领导,各级政府,京剧院团,京剧界人士,都对京剧的传承做着艰苦的努力,难道不值得你们关注一下吗?年轻的京剧艺术家于魁智、杨赤等人的成就已经得到公认,难道《京剧》的编导认为他们不值得你们表扬一下吗?是怕摆不平关系,得罪某些人物吧?没有公心,杂念太多,拍不得历史纪录片。既然名为《京剧》,不能不提今人,否则厚古薄今,京剧振兴无望。
第五、奢华的外景和电脑合成,抽掉了京剧的灵魂。中国京剧经过世代艺术家的精华提炼,确立了“一桌两椅”的高度写意化的舞台环境特色,这种在生活基础上高度浓缩和精炼的舞台空间,让外国的舞台艺术家大大地佩服。这和中国画的大写意有异曲同工之妙。电视片《京剧》完全没有介绍这一中国京剧的可贵之处,而是把片中的京剧演员放到奢华的实景中,让人莫明其妙。我们在《京剧》中,看到浓装淡抹的演员,一会儿高山上耍枪,一会儿宫殿里舞刀,一会儿大楼前玩水袖,一会儿上海外滩抖翎子。还有大量的电脑合成的奢华地点让演员在那装神弄鬼,好象不这样就不足以显示京剧是好看的。恰恰是这种对京剧美的浮浅理解,让高度舞台艺术化的京剧在实景中不伦不类,毫无魅力。试想:扎着长靠的武生,蹲着马步在高山上耍枪,是不是有点像神经病人的所为?戴着长翎子的武旦,在黄浦江上亮相,后边是现代的高楼大厦,是不是自恋症发作撒癔症?没有灵魂,没有环境,没有内涵,只是一味地想强调大制作,想强调“我有钱”?这和春晚的奢华舞台出于同一师门,这和京剧的艺术魅力格格不入。前一段对舞台大制作已经提出警告,是不是想让有关部门再对纪录片发一个警告?
第六,最不应该参杂献媚的私货。《京剧》中最雷人的一个情节出现在第八集。片中解说总结式地说:京剧新生终于从《群英会》走向《赤壁》。这样的献媚就太过分了。熟悉京剧的人都知道,京剧《赤壁》是蔡赴朝同志的作品,蔡赴朝同志是现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长。京剧《赤壁》本身在京剧界充满争议。广电局下属的电视台拍摄《京剧》这样的专题片,对自己领导的作品应该采取回避的原则,这样才是爱护领导。让人吃惊的是,这部专题片不但不回避,还这样赤裸裸地把自己领导的作品,和《群英会》这样的经典摆在一起,而且认为《赤壁》是《群英会》的升级版。这不但太不像话,而且是太让人恶心了。这是典型的以公权谋私利。我真希望蔡局长能亲自过问此事,并在全系统通报批评,以戒此风上长。如果不能严肃对待此事,电视台利用这样的党的喉舌,拍自己领导马屁得到鼓励,那还得了!公共媒体的公信度将丧失贻尽。
我热爱京剧,我热爱中国戏曲,我认为中国戏曲是世界上最美的舞台艺术,央视应该为宣传中国戏曲做更多更好地工作,但如果像《京剧》这样搞下去,中国戏曲只会越来越没人看,消失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