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勇:本期南周,最打动我的报道是王安祈谈台湾京剧改革。京剧的思想性匮乏、价值观陈腐,在其艺术形式鼎盛期便受过胡适鲁迅的批评,但当时其艺术特质的大发展将这病灶掩过。如今艺术特质表达手段演进势头已滞,观念、剧情的毛病日益突出。如果没有现代性,便会离开百姓日常生活。一轮明月,干我何事?
李智勇:然而,转过一层说,现代化的转型时期,现代性的冲击带来的人心波动和失措,使人倾向于回望,以一抹旧时月色缓解现代病,不能适应感情多变的今世风气,可在王宝钏守窑中得到些安慰,以为能治现代病。有些老人,常发此感慨。我看直如镜中望月。这个观剧心理,会日见其稀的。 柴俊为:谁现在听戏是去从王宝钏守窑中得安慰的? 叶绫:所谓现代病实乃缺文化少底蕴所致,与其指望看戏,不如多读书。都指望看戏教育人,还要学校干什么?京剧已经够苦逼了,别再给它加任务了好么。
胭脂焰:作为一种传播形式,它确实应该可以承载更多不同的观念。但是,对于传统观念忠孝仁爱的美学提炼,是有很久的历史积淀的,比如诗歌。 谈到同类话题,戏曲有很多可以借鉴的东西,甚至可以说一脉相承。但是,如何用古韵表达新事物,这不只是戏曲面临的问题。 如同现代诗不同于古诗一样。 李智勇:古诗已经退出日常表达舞台了。 胭脂焰:是啊~~ 你把哭声调成震动的那个 我超级惊喜啊~ 李智勇:所谓现代性,可能在对已经发生重大改变的社会变迁做出有效反应。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巨变,必然带来伦理的变迁、价值观的演变。得反应这个演变中的探索和困惑。而不是死于忠孝节义的句下。
林汪佳:艺术要发展,才会有生命力。探索不会每一步都走的对,甚至走一百步后发现只有一步是对的。没有人在走的时候就知道自己错,但为了怕错而不走确是绝对死路一条。谁对谁错不是由哪个人说了算,而是靠实践的考验,时间的沉淀。各种革新的尝试既没必要捧上天也没必要骂到死,优胜劣汰沉淀出来的自然是好的。 眼白人:谁告诉你 文化艺术是优胜劣汰的?
珠帘寨主: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不尽长江,干卿底事;天生石猴,干卿底事;名将艳后,干卿底事……觉得不干就不要看嘛,杞人忧天啊 柴俊为:坏就坏在非但杞人忧天,还自以为是女娲能补天! 大鼻子绿肺的咖啡老客:既然跑上来混饭吃,就𣎴要妖言惑众。下次裴听到类似孟小冬这种新戏,肯定再骂操你妈。
红豆少主:当正途讲不说,居然还摆出一副救世主的架势! azhai28:商品经济可以卖出任何概念啊,你可以卖拉拉剧,我就可以卖原生态老太后看过的故宫剧。当然是不动针不上线没功夫的空手套白狼,比卖技艺容易了。。。问题是不能永远卖没有功底的皇帝的新衣,还当是正途讲 azhai28:四郎探母就是失落番邦盗令回家,乌盆计就是被害死回来报仇,打金砖就是杀功臣被索命,三岔口就是黑灯瞎火的打打打,观众要啥个门槛啦,对小朋友也就需要一句话就跟解释了。演员演不出来,唱不上去,翻不过去,才是门槛 azhai28:就是他们脑子坏特了啊,哪是权宜哪是正途全都颠倒了,而且以她的学识、他们的地位瞎说这种话,国内装逼小没文化从业者会当个信条捧的。。。
azhai28:京剧受现代性冲击不是今天的事,一百年前京剧大繁荣的时候就叫了,齐如山那代人还有梅兰芳可祸祸,再如何改,梅祖功夫在身上呢,就是到后来田汉杜近芳那拨,演员的基本功也还有。现在除了卖概念还有啥啦?不要把最本质的东西丢掉,还说是适应现代性,轻易丢掉的还好容易捡得回来么。 柴俊为:冲击也就算了,谁叫咱腐朽,落后呢?可冲击了一百年留下什么了?建政六十多年了,不就《杨门女将》《白蛇传》那几么?到底有多少创作在里头么?
azhai28:哦,看完了就说“作”呗。。。又是拿现代性、年轻人、国际化扎幌子嘛,啥个新鲜啦,演员都没幼功,当然要叫不能有门槛了,因为他们自己迈不进去嘛。脑子里都是水
徐孟珂:京剧有其本身的魅力,但形式大于内容确实存在,所以以前老观众看京剧会说成"听戏",至于怎么改革,如何发展,还望诸君畅所 叶绫:一轮明月,干卿何事? azhai28:王安祁到底啥个观点啦? 李智勇:孟师不妨看看这报道。我觉得很有启发。大陆做艺术形式革新尝试的有一些,比如瑜老板的清音会,但思想、价值层面的革新,少。样板戏倒是价值、美学双革新,也做出了独特的艺术品质,但靠某种意识形态太近,过于图解,难以为继。京剧500岁时还跟100岁时一样,福兮祸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