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在指导昆六班小学员
在朱家角课植园上演的园林版《牡丹亭》
他从事一门极其古老的艺术,却喜欢搞跨界、玩混搭,日常穿着有如最新潮的时尚圈人士;他在这个行当里干得风生水起,成为翘楚,却在儿时因为一个非常偶然的因素入行;他就是人称“昆曲王子”的青年昆曲表演艺术家张军。采访张军是一件愉快的事,不像工作,倒像是朋友间闲话家常。一个冬日的午后,解放牛网记者与张军相约在他的办公室,张军昆曲艺术演出中心,一幢位于建国西路上的四层小楼,周围都是老别墅与老公寓,泡上一壶带着淡淡药香的“护肝茶”,听他缓缓道来。
谈演出,水磨新调融古今
“我是一个歌者,演出就是歌者寻梦。”
将于12月28日至30日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上演的“水磨新调”新昆曲新年音乐会是张军的一次全新尝试,称之为“Kunplug”。张军说,他喜欢以“unplug”的方式演绎昆曲。
plug意为插电的,unplug就是不通电,即不用麦克风,完全采用自然人声的演唱方式。近些年,张军演唱昆曲都拒绝使用扩音设备。“Kunplug”,意即插电的昆曲,昆曲的旋律和唱词融合电音、摇滚、爵士多种音乐元素风格,使用电音乐队现场伴奏。
音乐会的曲目全部采自昆剧经典唱段,如《懒画眉》、《山桃红》、《江儿水》、《红绣鞋》等。分为两大类,一类完全回归传统,笛子伴清唱;一类极其现代,昆曲插上电,伴奏乐器除了笛、箫、二胡、琵琶、古琴、古筝等,还有吉他、键盘、小提琴、打击乐等。舞台呈现方面,则利用光与影的效果将昆曲意境延伸。
“用新的方式激发想象力,表达新的感怀,这就是水磨新调之新”,张军说。他的下一步计划是推出新版《长生殿》,不做加法只做减法,原本50折的内容重新编排压缩至100分钟,在一个只能容纳70位观众的特定空间里演出。这个地方他已经找好了,在浦东一家别墅小区的会所里,目前正在改造舞台,预计明年上半年推出。
谈入行,结缘昆曲偶然间
“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啊呀人儿呵,守的个梅根相见。”
这是《牡丹亭·寻梦》中著名的唱段《江儿水》,张军将它命名为《偶然间》,作为音乐会的主打曲目,由它开头,由它结尾。当记者问为什么选择这样一首曲子,取了这么一个名字时,张军的记忆闸门不由得打开了,“其实我接触昆曲也是纯粹因为非常偶然的因素。”
25年前,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三届昆剧班来张军的家乡青浦招生。经历十年动乱、百废待兴的古老艺术第一次正式迎接新鲜血液。
12岁的张军原本是一个成绩不错、性格内向的孩子,家中无一人和文艺沾边。在父母的鼓励下,会拉手风琴又学了两个月二胡的他,为了证明自己,决定去报考戏曲学校音乐班。当初的考试对他来说,是手段不是目的,只是想通过考试来试试看自己的乐器水平。
学了两个月的二胡自然不足以成功,在音乐班遇挫的张军,沮丧之下阴差阳错又踏进了演员班,唱了一首当时流传的电视剧《济公》主题曲。“鞋儿破、帽儿破”唱完,负责招考的昆曲名家张洵澎老师说,小囡卖相不错,留下来复试吧。就这样,张军开始了他的昆曲人生。
初试、复试、三试,在长达三个月的考试过程中,张军一共经历了五关。“不停地训练、考试,唱歌、跳舞、做小品……那三个月时间我做了所有我不想做的事”,回忆这段历程,张军觉得苦不堪言。最后,考上了,成了戏校在青浦地区招收的两名弟子之一,那一年报考的孩子有几千个。
有趣的是,等到被录取之后,父母反而动摇了,也许是心疼儿子在戏校的清苦,也许是希望儿子走考大学当白领的常规路线。12岁的孩子倔脾气暴发,参加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家庭会议,强烈表达“我一定要去”的愿望,最终父母妥协,张军正式入学戏校昆三班。
偶然间,心似缱,就这样结缘昆曲,爱上昆曲。回顾往事,张军觉得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有时候想,如果不是因为昆曲,我现在多半是在青浦的邮电局、民政局之类的当个公务员。”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