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说,京剧的历史有二百年,仔细算来,其实不确。
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雄峙京门剧坛近四十年之久。
1830年左右,汉调艺人王洪贵、李六和稍后的余三胜、龙德云、谭志道诸人,从湖北相继进京。他们以奏西皮调为主,兼唱二黄调,统称为“楚调”。他们没有独立成班,而是搭人徽班同台共演。徽班接纳汉调的融人,不但扩充了一批剧目,也引进了以西皮调为主的声腔,从而出现了皮、黄合奏的的局面。徽汉同班、皮黄合奏的出现,不仅为后来形成京剧的两大主要声腔——西皮、二黄奠定了基础,而且为促成二者融合后的从量变到质变,准备了条件
为了使演出适应北京地区观众的需求,徽汉演员通力合作。广泛吸收,勇于变革。大胆创新。无论在声腔曲调上、表演程式上、舞台语音上,以及演出剧目上,与原来徽、汉两调相比,都有极大的丰富发展,出现了崭新的面貌,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的艺术风格。这种“质变”性的变革已孕育着一种新的戏曲剧种——北京皮黄戏,也就是京剧的即将诞生。如果说京剧脱胎于母体后,才应当算正式形成,可以自成门户,那么,这已经是1840年左右的事了。当年,四大徽班入京伊始,所演的戏仍属地方剧种,决不能算京剧。
晚清至民初间,北京宣南陶然亭西畔曾有京剧界专设的“安苏湖义园”,是埋葬安徽、江苏、湖北籍亡故艺人的墓地。可见早年来自这三个省份的演员,多出于徽班,昆班和汉班。他们或他们的上一代,正经历了京剧孕育到形成的过渡时期,即1840年的前后,这是有力的佐证。
这样说来,京剧的历史,截至今天,说它为一百四十年,最多不过一个半世纪,是较为妥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