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几个老先生教戏的资料,确实是手把手地教,甚至是连一个小细节都非常认真的指教,不会还自己亲自上阵示范,演员们学的也刻苦认真,怎么感觉到台上,就不是那事了呢?演的好吗?确实不错,能看出来是名师指教过,但总觉得不过瘾,总觉得少点啥。
似乎演员只会把老师教的东西端出来,缺少了演员之间交流,缺少了与观众之间交流,脸上没戏,身上也没戏,就落一个演了,把老师教的都演了。
京剧是国粹艺术,可贵在什么地方?京剧虚拟写意,贵在神似,以鞭代马,以浆代船,几桌几椅,又是床又是楼,外国人也承认,现在倒好,又灯光又是布景,把京剧特点弄没了。青年演员要掌握技巧,无技不惊人,无情不动人,无戏不服人,你技艺再好不在戏里头,单纯卖弄也不行-----张世麟的这段话真是说在点上了!
从赤壁到红脸霸王再到天下归心,编剧导演们,已经把京剧整到了不要脸的地步了,懂不懂戏的,都敢来动手修改,程式没有了,一桌两椅没了,传统更是没了,唯一有的是满足了他们SM京剧的欲望,至于演员你演不演?不演,明天你什么戏也别演了,至于观众,爱看不看,那就没我什么事了,我是发泄完了,钱也到手了,别的都老谣。
演员也不过是磨坊的磨,还得听转悠的,比如那些本已拍成经典电影的戏,非要重拍一遍,究竟什么想法呢?是现在演员漂亮?确实比李多奎靓丽,比张君秋亮堂,比裘盛戎能喊,比李少春能耍,比袁世海能跩,还是证明比前面那些演员强?导演肯定是比岑范他们牛了,我们不在乎这点钱,也不在乎多几个垃圾,反正已光屁股穿棉鞋,丢人不脚闷了,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过去老先生们,总爱从其他艺术中汲取营养,他们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化为己有,程砚秋巧妙把歌曲揉进唱腔中,因此才有了“忙把梅香低声叫”的经典花腔,赵丽蓉巧妙把河北梆子揉进唱段中,因此才有了“后生子去上坟哭他的舅舅”的妙腔,张桂秋也是把程腔揉进自己的唱中,因此而有了“想当初大路朝前任我跑”的经典唱段,张君秋也是让弟子们听骆玉笙的演唱,举不胜举的例子,念白也一样,童芷苓的话剧念白,又完全是京剧范,不像现在张嘴就是话剧味
要向姊妹艺术学习人家的表演,看看斯琴高娃是怎么塑造人物的,看看北京人艺的老演员们是怎么演戏的,而不是完全取来,套在戏曲里,艺术没有界限,但却有各自的规范,不能随便添加,现在缺少的就是融会贯通,不知道该学什么,该吸收什么营养,只是一味地迎合小众的口味,投其所好,转基因戏曲也就难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