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等地方戏,比较适合表现现代生活,其实京剧在六十年代提出了“现代戏,传统戏,新编历史剧三者并举”的方针,对现代戏进行尝试,1964年在北京举办了一次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出现《黛诺》《智取威虎山》《芦荡火种》《六号门》等一些优秀剧目,为运用京剧艺术形式表现现代生活,作了探索,后来又在声腔音乐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改革,产生了一批全新的京剧现代戏,形成了与传统京剧不同的一种现代戏样板,俗称样板戏,但这只是一个特例而已,那么多艺术家,用了那么多年精心打造,至今无法再能超越,也不足以为后人再做借鉴。
现在的很多新编戏,在盲目地沿袭着样板戏的创作思路,又增加了大制作,华丽的灯光,炫耀的布景,甚至是真马都牵上来了,再加上伴舞的,合唱的,话剧的念白,歌剧的演唱,钱倒是花不少,是热闹了,京剧固有的程式没了,观众不喜欢看,评个奖,参个赛,几个月的时间,就不再演了,这无形是一种浪费。
一出好戏要有四要素:
首先不能改变固有程式,中国的戏曲的每个剧种,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断努力,都形成了适合本剧种的一种固定程式,这些程式包括声腔,音乐,念白,表演,武打,还更深地包括身,眼 手 步法等多种细节,极大地丰富了戏曲的表演,这些固有的程式可以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时代审美,但不能彻底改变,改变了就不是中国戏曲的表演程式了。比如说,戏曲有一种虚拟美,您都做成3D的了,都写实了,那就不是中国戏曲了。
其次得有韵味,既然戏曲是中国传统的东西,就得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合理吸收其他剧种甚至是外来艺术的好东西,要巧妙地融为己有,不能生搬硬套。比如赵丽蓉在《弄假成真》中有段“黛玉悲秋”的唱,完全是京韵大鼓的东西,但很巧妙地融合进来,听起来还是评剧;《花为媒》中“后生子去上坟哭他的舅舅”又吸收有河北梆子的唱腔,也是评剧味道,程砚秋在锁麟囊中的最后的西皮二六接哭头,“儿的娘啊”,是把美国电影《凤求凰》花腔女高音的唱法巧妙地融入,天衣无缝,还没有脱离京剧。而现在都是盲目地乱加,以至于把戏曲都变了基因。
另外,一出好戏要有一段好听的唱腔,有段好听的唱段,主要是便于人们易记易学,便于推广。像七十年代末中国京剧院编演的现代戏《蝶恋花》,关雅浓作曲,把一些湖南的民歌小调都揉和了进来,创造了不少好听的唱段,其中就有一段“古道别”,如歌如泣,李维康的声音很有穿透力,很甜美,加之巧妙地揉进了管弦乐伴奏,不但没有喧宾夺主的感觉,反而起到了一种衬托,为剧增色不少。现在的新编戏,基本都没有什么值得回味的唱段了,大型交响乐的加入,更是有一种喧宾夺主的感觉。
再有就是能给演员留有在舞台上充分发挥,塑造人物的空间。戏曲艺术是表演艺术,要给演员创造出表演的空间,让演员通过与观众的交流,发挥出自己的表演才能才行。
对于演员来说,舞台艺术主要是表演,传统的京剧简单到一桌两椅,演员能在台上尽情地发挥,合情合理地演绎人物,老人们说,梅兰芳演戏,同一出戏,今天和昨天演的就不一样,不是有大变化,而是细节性的变化,他善于与观众交流,以舞台上激发出来的灵感,把人物演到精致。现在的戏不细了,一是演员功力不够,也不注重生活实践,老师怎么教的,就怎么来,即使的按照老师教的细节来,有的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纯粹的模仿。再有现在都大制作,灯光布景很华丽了,演员的表演才能都被掩盖了。只有回归传统,尊重传统,才能让观众爱看,戏才不会变味。
戏曲是舞台艺术,对于观众来说就是说,得到剧场去欣赏,这是电视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为什么呢,因为电视的摄影总是有局限的,观众只能凭着编导的喜好去欣赏,遇到一个不懂戏的,该拍摄的部分没拍摄到,总是遗憾,特别是近镜头,把演员的缺点都放大了,剧场则没有这种情况。所以我一直在说,花钱买票看戏,是对演员的一种尊重。
“戏保人”京剧界里常说的一句话。所谓的“戏保人”,得剧本好,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冲突尖锐,合情人理,唱腔优美,演员演起来得心应手。即使水平差些的演员,也能抓住观众。像常演的京剧的《四郎探母》评剧的《杨三姐告状》越剧的《红楼梦》等等,都是完整的故事,各种冲突,唱念做表都很繁重,演员配合也好,唱着也痛快,观众听着过瘾,甭管谁演,只是水平高低,观众百看不厌。
还有些戏,剧本不是很好,甚至连唱腔也不是很好,但演员有高超技艺,唱念做打都有独到之处,平平淡淡的戏演得很出色。换别的演员演,就提不起来了,这就是“人保戏”了。
我不反对改编或重新诠释,先决条件的尊重传统,其次是不能投机取巧。有人说,梅兰芳对艺术不保守,排新戏也是先生的努力方向,为什么现在不可以?
确实,不只是梅兰芳,其他演员都在创排新戏,人家可以做到“人保戏”,咱且不说这些艺术家的造诣当今无人能比,就是当今的编剧导演们,无法与当年的很多前辈相比,像翁偶虹吧,有较深文化素养,又精于戏曲表演,能写出《锁麟囊》的经典本子,特别是他打破了京剧唱词的固有写法,写了很多长短句的唱词,比如“耳听得风声断,雨声喧,雷声乱,乐声阑珊,人声呐喊,都道说是大雨倾天”“哪有这短花帘,旧花幔,参差流苏残破不全?”“她泪自弹 声续断似杜鹃 啼别院,巴峡哀猿,动人心弦,好不惨然!”这些词很美,又很能说明问题,但这些词打破了传统的四六句格式,但程先生把唱腔设计的非常好听,现在的专家学者们,还能写出这样词吗?我们可以看看现在的新编戏,词都很水,很直白,比纯净水还纯。
翁偶虹把廉颇蔺相如的故事串成《将相和》成为经典,恐怕当今无人能比了。咱们现在改的如何呢?四郎探母的扯四门改成四位大爷站后面监督宗保傻唱,这都不算什么,更悲惨的是把见妻都去掉了;把乌龙院重新诠释成了惜娇。自捧的很高,这戏我只看了几张照片,就真的没兴趣看了。
像评剧的马寡妇开店,喜彩莲马泰的版本,也是解放后改编的版本,比较接近传统,保留了经典唱段,加之喜彩莲先生的高超技艺,为这个戏增色不少,八十年代我还在中国大戏院看过小玉霜付家祥复排的版本,唱腔有了一些改动,依然是尊重了传统,改的也很合情理,唱腔优美,非常不错,两种版本各有千秋,不清楚为什么还要改编个《良宵》呢?
戏曲必须改革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这是肯定的,不顺应时代的改就完了,但怎么改是关键,要有懂戏的人去改,不能为改而改,要根据综合因素去修改,以适应时代审美,戏曲艺术独特的美不能改没了,传统的东西更不能没了了。其实那些老艺人们,一生也在致力于改革。正是因为他们有舞台经验,能适应时代需求,没有偏离戏曲程式,才使得戏曲能延续发展而来
我觉得,有些老戏不适应时代了,可以拿来修改演出,而对那些已经传统的经典剧目,就不要动了,那些流传下来的传统剧目,是历代艺人,通过多年舞台经验,加工锤炼成的,没有必要再做删减了。非要把很经典的戏,重改的面目全非,近乎形成风气,那不发展,是纯粹的糟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