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迷们欢聚一堂,现场演唱。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当场献艺。 本报记者 张 立摄
本报讯 (记者何树青)天津越友庆祝越剧百年华诞座谈会,昨天下午在天津大学留园举行。 1906年3月27日,农历三月初三,越剧在浙江省嵊县诞生,以其独特的魅力,迅速从山村走向城市,走向全国;上世纪5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被誉为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成为我国第二大剧种。1950年,南花北移,天津市越剧团应运而生,并出现了互助北方越剧团等4个具有北方风格的区属越剧团,在津门播下了越剧的种子。受“文革”的影响,80年代后,本市虽然没有了专业越剧团,却逐步兴起了群众性越剧演唱活动,至今已有10家越剧票房,具有一定艺术水平的票友达200多人,他们在谦祥益文苑、八一礼堂小剧场等处,经常有公开演出,并深入社区为居民献艺,填补了没有专业越剧团的空白,观众十分踊跃。 昨天下午,原天津市越剧团老演员、老团长、其他工作人员,各家越剧票房的票友,天津大学北洋越剧研究社的大学生们,社会各界支持越剧的热心人士,共120多人聚集在天大这座高等学府,热烈庆祝越剧诞生一百周年。大家纷纷在会上发言,畅谈越剧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快的发展,主要是因为越剧勇于改革创新,内部团结互助,使越剧艺术不断完善提高,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大家表示,一定要弘扬越剧优良传统,把津门群众性越剧演唱活动搞得更加火爆。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筱少卿深情地回顾了她的艺术人生,对目前我市涌现这么多的越剧爱好者深感欣慰。已故越剧表演艺术家裘爱花的孙子,90高龄的越剧表演艺术家邢湘麟的女儿,也都参加了座谈会并发言,表达了越剧世家的人们对越剧的深厚感情。82岁的筱少卿难抑内心激情,即兴清唱了她的代表作《文成公主》与《何文秀》选段。原天津市越剧团演员和各家票房越友,也一个接一个地演唱了自己的拿手唱段,把座谈会推向高潮,呈现出一派和谐、欢乐的热烈氛围。 座谈会由《今晚报》文化部、天津宁波经促会主办,天津大学北洋越剧研究社承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