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玲珑空间 | 梨园漫步 | 艺苑芳华 | 曲海泛舟 | 菊坛文萃 | 粉墨春秋 | 精彩影音 | 雁过留声 | 戏迷茶馆 |   
           
 
 
 
玲珑珍藏资料:下载 在线查询 (本网搜集整理的部分视频资料,只用于免费交换和捐款回赠)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玲珑戏曲艺术网 >> 曲海泛舟 >> 杂谈随笔 >> 正文
 
 
 

用户信息

 
 
 

热门文章

 
普通文章爱国伶圣汪笑侬
普通文章票友出身的名丑孙老乙
普通文章李玉茹从艺漫记(下)
普通文章著名评剧导演 刘文卿 孔广山
普通文章天华景的娃娃贺永华
普通文章李玉茹从艺漫记(上)
普通文章“老戏新演"点滴谈
普通文章珍惜艺术青春漫谈
普通文章龙虎风雷震山撼岳
普通文章谈程派名剧《梅妃》的改编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鲁肃藏书
推荐文章“药中甘草”-----由怀念芙蓉草所想到的
推荐文章王瑶卿的嫡派传人
推荐文章[图文]杨派霸王及其他
推荐文章[组图]银达子对“卫梆子”的两大贡献
 

相关文章

 
忠于人物 忠于艺术
[图文]戏不离技,技不离戏           ★★★ 【字体:
戏不离技,技不离戏
看京剧《李慧娘》、《打金砖》随感
内容提要:【1980年12月试刊号】胡芝风为了丰满地塑造李慧娘这个丽质英姿、豪气逼人的女性,调动一切可以容纳于京剧程式的手段,把昆曲、川剧、梆子、灯戏,以至芭蕾舞有机地融于一体,为京剧的表演技艺丰富了新的手段。《打金砖》中,谭元寿同志在展现刘秀这个沉缅酒色、杀戮功臣的帝王,由于无限内疚而惊魂难定的特定性格时,承袭了李(少春)派表演的精华、绝技,把京剧传统程式中的“吊毛”、“抢背”、“硬僵尸”和甩发功、髯口功,集中用在“太庙哭祭”一场,唱做扑跌,文武兼备。
作者:钮骠    文章来源:戏剧电影报    点击数:93    更新时间:2011-11-25

 
《打金砖》谭元寿饰刘秀 马崇仁饰马武

有人用“上座率”高低去衡量一个剧种的盛衰。一度,有的京剧团上座不景气,于是“京剧濒临危机”之声叫之不迭,颇有准备为京剧料理后事之趋向。

最近,首都京剧舞台一派跃然景象,淮阴地区京剧团的《红娘》、苏州市京剧团的《李慧娘》,连演连满;北京也有一些新上演的京剧如《打金砖》等,每演座无虚席。若照前论,那又该说不存在京剧“危机”了。我看把“上座率”作为衡量一门艺术兴衰与否的标尺是不科学的。

《李慧娘》、《打金砖》诸剧的轰动,,说明:只要有引人人胜的好剧目,又是由当行出色、身怀绝技的好演员表演,确能使观者从中得到充分的美的享受,满足艺术欣赏的需求,不单老年观众欣然而至,.即令青少年观众也会闻讯而来。戏剧的思想力量总是要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表达的。干瘪瘪的说教,当然为观众所不取,因为它不具有艺术的魅力。戏谚云:“戏不离技,技不离戏”。它告诫演员,要把戏演好是离不了技艺的,而技艺的运用,使其有生命,又不能背离戏情剧理。《李慧娘》、《打金砖》之为观众所喜闻乐见,正因为它们符合了这一艺术原则。

胡芝风为了丰满地塑造李慧娘这个丽质英姿、豪气逼人的女性,调动一切可以容纳于京剧程式的手段,把昆曲、川剧、梆子、灯戏,以至芭蕾舞有机地融于一体,为京剧的表演技艺丰富了新的手段。这些,南北评家们已有透辟地阐述。在此我只补充两点:那就是李慧娘先后两次的“背影戏”。一次是游湖归来,慧娘满怀抑郁地步向阴森晦暗的“半闲堂”,行近门首,抬眼一望,悚然止步,顿时双肩微耸,一袖下垂,一袖护头,浑身颤抖起来,动作的幅度虽然不大,却把一个弱女子此时此刻内心充满的忧虑、畏惧,宣泄无余。此处“背影戏”使人感染到一派肃杀气氛,预示着一场无端的祸难即将来临,不禁为慧娘的命运而悬心不已。再一次“背影戏”是“追杀”一场慧娘喷火之前,她面内背外,两抖双肩。这强烈的两抖,幅度之大,在京剧旦角身上是前所少有的,它把慧娘集结于内心的千仇万恨的烈焰,升腾到了无可抑止的顶点。好似在庄重宣告:面对邪恶,就要发起攻势了!这一刹那所展示的动作,使人感受到:正义将得以伸张,正必压邪,善必祛恶,倍觉鼓舞。前后两次“背影戏”的“技”,饱满酣畅地把李慧娘的“戏”体现无遗。没有这些“技”的运用,就难以产生如此浓烈的戏剧效果,而这些“技”又是在先后两次的鲜明对比之下,依据“戏”的需要,做了截然不同的安排。

《打金砖》中,谭元寿同志在展现刘秀这个沉缅酒色、杀戮功臣的帝王,由于无限内疚而惊魂难定的特定性格时,承袭了李(少春)派表演的精华、绝技,把京剧传统程式中的“吊毛”、“抢背”、“硬僵尸”和甩发功、髯口功,集中用在“太庙哭祭”一场,唱做扑跌,文武兼备。以他深厚的功底,娴熟的技艺.完成了《打金砖》这出戏’所特有的风貌,独具一格,使观众听着过瘾、看着过瘾,应当说这也是在“戏不离技,技不离戏”上体现了真功夫的。

《李慧娘》、《打金砖》受到内外行的一致赞许,我看主要一点就是这些演出能够“见戏见技”,耐人品味,满足了广大观众的欣赏需求。有滋味的佳肴,人们总是喜欢吃的,淡而无味、稀松平常的东西,就难怪人们浅尝辄止了!

文章录入:戏迷知音    责任编辑:戏迷知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签写留言 | 管理登陆

     
     

    玲珑戏曲艺术网 Copyright ©2002 - 2010
    设计维护:戏迷知音 站长电话: 13072009574 QQ在线: 点这发消息给戏迷知音,或加QQ:9082114
    投稿咨询:[email protected] MSN即时通: [email protected] 津ICP备06000154号
    请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转载本站资源时,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www.llxiqu.com网站PR查询

    本站logo

     
     

    点这给我发消息,或加我QQ:908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