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玲珑空间 | 梨园漫步 | 艺苑芳华 | 曲海泛舟 | 菊坛文萃 | 影视世界 | 粉墨春秋 | 精彩影音 |  管理登录 |   
       
 
 
 
玲珑珍藏资料:下载 在线查看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玲珑戏曲艺术网 >> 曲海泛舟 >> 菊圃掇英 >> 正文
 
 
 

用户信息

 
 
 

热门文章

 
普通文章天津解放时的戏曲艺人
普通文章《海棠红》走红大江南北
普通文章阿云何必自刎亡?
普通文章戏曲要接受挑战
普通文章兵败如山倒
普通文章“危机”与“转机”
普通文章京剧唱念中的错读值得注意
普通文章戏曲表演的“节制”
普通文章看戏睡觉的启示
普通文章阿Q的“不幸”与“不争”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写意艺术的两兄弟(三)
推荐文章写意艺术的两兄弟(二)
推荐文章写意艺术的两兄弟(一)
推荐文章鲁肃藏书
推荐文章“药中甘草”-----由怀念芙蓉草所想到的
推荐文章王瑶卿的嫡派传人
推荐文章[图文]杨派霸王及其他
推荐文章[组图]银达子对“卫梆子”的两大贡献
推荐文章《贵妃醉酒》的记忆与体会
 

相关文章

 
李叔同与欧阳予倩
杨小楼诚意当配角
也谈“一招鲜”
从人物出发选用程式
尊师爱徒
说十三妹
博采与专精
[图文]杨派霸王及其他 分享到:
|
杨派霸王及其他
内容提要:

文章来源:《剧坛》创刊号    文章作者:朱家溍    摄影作者:    浏览量:3744    更新时间:2010-4-7

   我第一次看梅兰芳、杨小楼二位大师的《霸王别姬》,是他们合组崇林社的时期,在东安市场吉祥茶园。以后又看过多次。我二十三岁时,在读书的余暇,常和杨小楼先生的外孙刘宗扬在一起看戏,看完戏又常在一起练功。我记得有一回在杨家,刘宗扬跟他外祖杨小楼先生说:“想唱《霸王别姬》行不行?”杨先生沉吟了一会,说:“你现在别唱。我告诉你,都是勾脸戏,为什么我早就让你唱《状元印》,为什么单不许你唱《霸王别姬》呢?譬如说《状元印》吧,一场一场走边、唱曲子,还有那么多打的,一出戏没有一年来的工夫,下不了地。可只要学会了,学的对了,上场就可以看得过去。当然,好是无止境的,学的对了还不能就算好。话又说回来,为什么说对了就能看得过去呢?因为《状元印》这路戏,是‘戏保人’。《霸王别姬》的霸王有什么呀?词儿你已经背得拱嘴了。那几场打,招招架架,唱武生的也不算回事。只有念念白,摆摆样,但演出来就得要有个份儿。这一要‘人保戏’。火候不够,就保不住戏,人家就看不过去,更甭提好。你们俩都听着,《霸王别姬》这出戏不过四十岁不能唱。”

  可惜刘宗扬刚过三十岁就死了。我遵照杨先生的话,一直到一九六0年才演《霸王别姬》。当时已四十多岁了,对杨先生这一席话,也就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当然,杨先生讲四十岁以后再演霸王,不是个绝对的界限,它说明杨先生对后学的人,对艺术的严肃认真的态度。演霸王这个人物,没有深厚的功底,没有较高的艺术修养,是演不好的。

  现在流行的项羽脸谱,基本上是金少山的一派,勾大宽眼窝下垂,有些象熊猫脸。这个脸谱显示着剧中人有勇猛的成份,但主要是粗鲁。而杨先生的脸谱勾法是:眼窝细长,眼角上翘,显得英武、秀气而又高傲,避免了粗鲁眉勾多笔细道寿眉,和细长眼窝是统一的格调。在唱念做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总的来说是符合太史公《史记·项羽本纪》所描写的“力能扛鼎,才气过人”的形象。

  杨派《霸王别姬》在武打和文戏部分,都有和一般演法不同之处,就不细谈了。这里只说梅、杨合演《霸王别姬》的一段趣事。在一。般演出中,当虞姬唱“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之后,项羽有“哇呀呀”的发声。但我记得有一次在第一舞台看杨、梅的演出,当虞姬唱至“贱妾何聊生”末两字行腔的时候,右手掩面拭泪,左手扶着项羽向后下腰,项羽伸出右臂揽住虞姬的腰,二人成为“合扇”(二人交织在一起)的身段。在这个身段刚刚完成,也就是行腔刚完的时候,鼓声大作,二人“双出门”(二人同时分左右向外走)一望,于是把“哇呀呀”免了。这个表演非常生动自然,也符合当时人物的情感。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曾问过他:“这个身段那样精彩,为什么和金少山、刘连荣合演时从来没有这个身段?”梅先生说:“我跟杨先生并没事先商量,唱到这里两人一对眼光,我侧着身略微下一点腰,他就往前上步,伸出右臂来,我自然而然的就继续下腰行腔,到这个份儿当然再加上‘哇呀呀’就不是味了。打鼓的抄着行腔的尾音起镗鼓,结束这个‘合扇’身段,‘双出门’,这样非常严实。这得在台上碰心气儿才演得好。

  我和杨先生的《别姬》、《长坂坡》,和程继先的《奇双会》,都有些我们叫做‘对欺’的地方。如果和别人演,往往我刚刚往他面前上步,他就躲开我一点,永远不会紧凑,就是因为碰不上心气儿,所以尽管大体上看起来演的差不多,但程度就大大不同了。”说起来这好象是“即兴”表演,其实表现了艺术大师们创造人物的匠心,他们不拘泥于程式,在表演艺术上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文章录入:戏迷知音    责任编辑:戏迷知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玲珑戏曲艺术网 Copyright ©2002 - 2014
    设计维护:戏迷知音 站长电话: 13072009574 QQ:9082114
    联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请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转载本站资源时,请注明出处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