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稽古社科班与北京最大的富连成科班的不同之处是,富连成的学员是走读生,而稽古社对学员实行的是包吃、包住、包教学的全包制。学员每餐一荤一素,教师每餐两荤两素,晚场有戏的另加夜餐。学员每人一套呢子制服,小铜扣上有稽古社三个字,待遇是比较优裕的。
在教学方面,稽古社也有一套完整规范的制度。当时的主要训练场是劝业场六楼共和厅(即现在的天华景戏院处)和七楼卧月楼(现在职工食堂)。训练场备有水牌,上面公布教学的戏码。教师按生旦净丑分别教学。例如学习《二进宫》时,由文净老师带着演徐延昭的学员、老生教师带着演杨波的学员、青衣教师领演李艳妃的学员,分别在几处分头教学。等学员基本掌握了以后,再集中合练彩排,然后就可以到戏院参加演出了。当时规定,第一次演出,学员在台上出错,可以不挨打。教师指出以后,自己加工提高。第二次演出还出错就难逃皮肉之苦了。有时个别学员犯错比较严重,教师就采取“打通堂”,所有同学都要陪着挨打。据稽古社名丑沈伯华先生讲:“那时候,我年纪小,也老实,很少犯错。可是也没少挨打。有时挨了打却不知为什么。”但是,时至今日包括德高望重的张春华老先生,对当年的“打戏”教学也毫无怨言。
教师分工也十分细致,除生旦净丑行当分明以外,学武行的,也分工明确。有的老师专教刀法,有的专门教授翻跟斗。著名武净程永龙,外号“泥胎老爷”,他饰演的关公威风八面,正气凛然。他知识渊博,教学也独具特色。他说戏时“一人说全堂”,把每个角色都讲得细致入微。同时讲解戏文戏理、戏所反映的故事史实,哪出戏是谁编的、谁唱红的,深入浅出,对学员大有裨益。
最有意思的是名誉社长尚和玉也经常亲自授课。当年他住在共和厅小屋(现在是天华景戏院小化装室)。高渤海拜他为老师,他吃饭顿顿有酒,往往是边喝酒边教学。张春华、贺永华等聪明乖巧的孩子,故意向“尚爷爷”提些幼稚的问题,做些不成熟的动作,引出尚爷爷的话题,讲到高兴处,脱下长衫就做起示范动作。讲完了,酒也喝美了,带着孩子们在训练场逐个辅导,后来稽古社培养出几个著名的大武生,与“尚爷爷”当年的精心授业密不可分。
当年学一出大戏约十天半个月;学一出小戏有时仅用三五天,而且边学习边演出实践,易于巩固所学知识。
所以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水牌上公布的戏码竟多达六百多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