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前后,李万春随北京京剧院二团赴天津演出。他阔别天津舞台已16年,此次演出了《闹天宫》《古城会》《长坂坡·汉津口》等共11场,场场满座,有时谢幕达七次之多。有位87岁的老观众连看数场,又特意跑到后台看望他。一次散场后,数十名观众冒着凛冽的寒风,在剧场门口等候着李万春,表示问候。
“这次在天津看到,年青有为的演员大有人在……”这位以爱才著称的老艺术家称赞道。他看了天津著名武生张世麟之子张幼麟演出的《战冀州》,赞扬他靠功扎实。天津京剧二团董文华演出《唐僧收悟空》时,李万春亲自为他勾脸,散场后继续给他说戏。李万春对新收的徒弟马少良更是赞不绝口。马少良的《打金砖》,他一连看了三遍。还看了他的《八大锤》,帮助他进一步加工提高。他们师生还同台演出了《长坂坡·汉津口》,李万春中赵云后关羽!马少良前后赵云。李万春赞许地说:“少良虚心好学、练功刻苦,一大早就跑到旅馆来学戏,晚上散戏后,又跑来征求意见。他连聊天时也不忘练功,在椅子背上压腿。这种精神可贵。”他表示愿意把平生技艺倾囊相授。
这位古稀之年的艺术家红光满面,十分健谈。他说:“这次在天津和赵松樵先生同台演出《白马坡》也学到不少东西。赵比我年长十岁,八十高龄演颜良,厚底靴、扎靠,腰腿手脚见功力,嗓子好,功夫深,真佩服……。”
李万春还连续三次欣赏津门曲艺,对骆玉笙的京韵大鼓,常宝霆、苏文茂的相声等赞叹不已。他认为,舞台干净、情趣高,是艺术享受,耐人回味,值得借鉴。他特意和这些曲艺老演员欢聚一堂,交流艺术心得。
在津期间,李万春还到棉纺一厂为工人清唱了《古城会》;到自行车厂,观看了工人演出的《武松打店》。在和业余京剧爱好者的聚会上,他介绍了学戏、练功、表演方面的体会,并进行示范表演。
我们的交谈即将结束时,李万春说:“这次去天津,开眼界,长见识,收获不小。其实,过去演员经常流动,互相传艺,这种作法应该提倡。不过,这次出去一百多人,多了些,还应该精干点才好。”
图为李万春在天津与新收弟子马少良同台演出《长坂坡》。师生分饰前、中、后起云。 王可信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