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关于昆曲的话题很多,起初只是探讨了昆曲的创新问题,因此而引出了很多争论,因为太多了,只是汇总了一些讨论的内容,以做保留。
戏迷知音:近日昆曲话题比较活跃,围绕着创新另有一番争论,对于对昆曲一知半解的我还是觉得,戏曲都是前贤们的多年舞台经验和几百年来大师们的艺术总结的结晶,没有超越前辈的能力,还是先把戏继承好为妙。
其实我们很理解当下演员们的不易,也喜爱着你们的表演,但理解和喜爱不等于纵容;我们喜欢传统的东西没错,也能允许你们的创新,但容忍终究得有度吧,您们不论从哪方面说,都没有超越前辈的能耐,就是那些传统戏还没闹明白,还没学好演好了,你们就敢把前辈几百年总结的经验拿来理直气壮地创新?
戏是演给大众看的,而不是专为一些人粉饰自己是文化人的资本,有人投资,最终还是赚取名利的,可怜的演员充当着炮灰,还积极地为所谓的改革辩护着。有本事把戏交给市场吗,有胆量就拿你们的创新戏来天津过过关,甭管你们怎么创新,怎么巡回,不还是躲着天津走吗?没那胆量你们就收敛点
元味散场看戏:牡丹亭事件,老师批评是真,媒体报道也真,唯口述意见和文字有区别,前者重自我倾诉,后者重对方接受(一味宣泄除外)。但如是在正常的批评氛围内,本也没什么,但在现实环境下,普遍缺乏批评氛围,更要命的是会被利益至上的制作团队宣传利用,引得各种幺蛾子纷纷出笼,其实都是舌尖上的道具而已!
媒报蔡老师最近一直压力很大,他不是后悔说了什么,而是为媒体用文字直接照搬口述后,影响到自己观点的传递,使单纯的批评意见受不必要的误会干扰。但是,现在的局面却是君子惴惴不安,而小人飞扬跋扈,事主安之若素。这下都看清了,昆曲传承之艰难并不在于没人理会,而在于现在这个社会之世风恶劣。
想问2012牡丹亭创作团队一个问题:在创作前对昆曲有过深入充分的体悟和了解吗?音乐服装舞美灯光种种。否则只能是舞台剧的创新-运用了昆的元素。但非昆曲发展方向。昆曲需要的是对文化遗产的敬畏心,浮华时代守得住寂寞的平常心,对艺术本体孜孜以求的事业心。市场,就让娱乐去填充这个快餐时代吧。
王剑虹wjh :和两个同行聊此次争议,大家都不太愿意看到这样的炒作,却也不得不跟着写。昨儿大晩上,史大姑娘在没看过我稿子的情况下十分光火地电话我的同行,认为我稿子的意思是老的就应该骂,小的就只能听??????这种曲解我稿子然后去挑史发火的做法是赚炒得不热想再炒一把么?
戏迷知音回复@王若皓:我也喜欢她的表演,批判她的人里也不乏喜欢她的戏迷,但是喜欢不等于包容,不是喜欢的就什么都好,毕竟戏曲的程式规范是前辈们用多年的磨练和百年的经验总结的,后人没有超越前人的能耐,任何的改动都应该谨慎
@国学新知:【史张版《牡丹亭》引发戏曲创新大论战】翁思再说,史依弘自己挑班做戏,演出没有标明是哪一个剧团,走的是项目制,这是一个很好的经验。国内的民间剧团,真正能走市场,良性循环的,很罕见。史依弘《2012牡丹亭》和《锁麟囊》的创作,都通过市场自给自足,值得肯定。
柴俊为:@国学新知的【史张版《牡丹亭》引发戏曲创新大论战】是对这场论战的误读。昨已对@麒麟周刊 记者说了,争论主要不是针对戏的,是针对批评的论战。第一轮是对@翁思再 指谬;第二轮是对@可凡倾听 的道德批判。第三轮是对翁学者强不知以为知的再教育,第四轮是对@解放牛网 威胁批评者恶化舆论环境的声讨。归根到底是自媒体挑战传统媒体,是草根挑战“精英”。
@安裴智_顾曲散人:真扯!翁思再,一个报社记者、京剧迷,焉有资格乱评昆雅?懂京剧不一定懂昆曲。还多亏是江苏吴县人呢。一点没有吴人文化气质。酷嗜秕谷皮黄,本身就一秕谷也。其评《2012 牡丹亭》,全是GP胡说!
傅谨的微博: 这次《牡丹亭》的风波,说明戏剧批评的风气越来越好,甚感欣慰
损德堂主-拉:当然是越来越好了,说反面意见的都会被砖家和主流媒体群起而攻之,然后就歌舞升平一片和谐了//@损德堂-栀子dj: 叹气,哪里有越来越好啊,不过是我们这些无钱无权的保守戏迷在瞎着急,有老先生说两句话您瞧瞧被挤兑的
梨园来客:深度考量我国京昆(甚至整个戏曲业界)的“走向市场”(振兴、传播和发展)绝非仅是在“演出”和“座谈”上绞尽脑汁的——戏曲艺术真正的“接轨市场”要从艺术院团的高管(CEO)洗心革面的彻底更新理念和意识。放下“架子”,认真学习和借鉴企业(尤其是私企)的文化营销和企划的管理模式。
戏曲艺术业界的“改革”和“与市场接轨”绝非是你仍然带着“计划经济”的“近视眼镜”翻来覆去搞那几场“换汤不换药”的演出和孤芳自赏的举办几次“座谈会”而可以颠覆和扭转乾坤的。
西摩路虎行有风:其实这次事情我基本旁观没有参与,主要没看,不好乱说。但是发展到攻击熊猫就不能忍受!我挺喜欢史敏的,但是她这次的态度很不应该。看了网友们和翁思再嘴仗,尤其d报颠倒黑白各种暗示诋毁熊猫,还拉上年轻观众做挡箭牌,简直就是绑架群体。年轻观众看传统戏的多少!怎么不去报道?就捧臭脚乱说
用自己代表一切,还不顾大部分人和熊猫的意见非要说好。大叔说的对,你要是商业炒作说借鉴昆元素,谁也不说你,非要打着创新,拯救昆曲,当自己救世主就恶心了。昆曲没落不假,但是这话放这里:轮不到你来拯救。情愿饿死了,也不要这种不伦不类的亵渎!
@捕风如梦:是的。最討厭被代表,被要看“貼合時代發展”“符合我們口味”的新戲。有冤無處申。。T.T
西摩路虎行有风回复@捕风如梦:特么其实年轻观众就想看老戏好么,要看新的谁他么来看你戏曲啊!越是想贴和,越不知道受众要什么,越糟改,死循环!
最讨厌动不动贴合时代啊年轻人接受啊……狗屁!年轻人哭着喊着要看老戏他们怎么不说?不会!根本不会!不敢演而已
@Ilove亮亮 : 师道不存如斯!蔡正仁“严厉批评”了一些青年演员和他们演的“创新剧”,先是被某著名主持人诬为“恶婆婆”,后被沪上某大报以媒体错误报道为由严厉地反批评!正常的文化批评在党报变成了“媒体为博眼球进行的炒作”,这事大有蹊跷!这种是非颠倒的不正常现象令人惊讶!
@损德堂-azhai28: 回复@神仙粉丝:亲,我们不反对他们创作,即使不符合我们审美的闯作。上回红脸霸王,是因为专业琴师和软文记者爆脏口;这回是因为翁思再乱捧史依弘的缺点,史依弘对老艺术家态度太坏。只要他们适度宣传,我不喜欢不看就是了,没事儿闲的去找别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