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相”是戏曲最富表现力的身段造型。它是身段动作过程中的停顿或结束。
“亮相”是在连续不断的动作变化中,载取一刹那的不变,使这一刹那的姿态,从连续的动作变化中突现出来。这一刹那的姿态,大多最能集中、鲜明、突出地表现人物。“亮相”是人物的典型化。是人物塑造过程中,某一阶段上人物精神面貌、性格特点的综合、概括。它不仅仅是一个舞蹈动作的塑型,它更是人物思想感情主要方面的塑型。如同电影艺术中的特写。
如红净戏,关羽用一把青龙偃月刀(应称“冷艳锯”)配合动作的前后左右,横斜低仰,能组成许多优美的亮相,用在不同的时候,能把关羽所具有的富贵不淫,威武不屈,刚愎自用等性格特点,突出地表现出来。李万春在“古城会”戏中,观《春秋》时,右手擎书,左手理髯,骑马式,俯身近烛,加之一缕追光,组成突变的亮相,使观众为之一振,非常提神。当然,人物并不经常是如此状态,但如此状态却能最好地表现人物。观众记牢了这一姿态,通过这亮相,对人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静止的以形传神富有雕塑美的亮相,能给观众以充分的联想和咀嚼的机会,使之有较充裕的时间,清楚地接受和欣赏这一艺术形象。
“亮相”在习惯上只包括人物上场与下场的静止姿态。但实际上,它可以概括所有情况下的静止姿态。每个动作过程里的停顿之处,都可以称为“亮相”。剧中主要人物第一次上场,应该有机会让观众看清楚;剧情发展到紧要关头,应把人物的重要判断向观众清楚交待;一定的场子结束之前,应让观众清楚地看到事件发展的结果和未来趋势,全剧结束时,应给观众作一个清楚的交待;“亮相”就是解决这些任务的方法之一。
亮相的使用源于生活,它基本上可分为两种:一是生活中本来有停顿,它把这种停顿强调出来。如《战宛城》一戏,张绣出降,曹操欲进贼,又恐有诈。进退未决,典韦等示意让他大胆进城,自己卫护无妨。于是曹操下定决心,策马亮相进城。曹操疑虑的亮相,与策马进城的亮相,就是在生活中原有的停顿的基础上,夸张提炼出来的。
另一种,是在生活中没有停顿的地方,为了舞台上的需要,把动作中的某一点加以时间上的延长,造成“舞台停顿”。这种停顿,其实也还是有生活中的停顿作为基础的。不过,这种生活中的停顿,常常是快到几乎觉察不出来的程度。从表面看赶来,好象是根本没有停顿的样子。如《三岔口》、《武松打店》等戏,难打双方在连续的武打中,有几处停顿亮相,然后继续对打。
“亮相”要静中有动,定中有光,凝而不滞,活而不浮,形神兼备,气韵生动。要以险奇多变取胜。要注意松弛、面向、平衡、益线、重心等几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