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吴小如先生去世,刘曾复、朱家溍、吴小如的京剧评论界“三贤”时代结束了。
三位耆宿都在望百之年从容而逝,这应该是被坦然接受的。就如朱先生的女儿朱传荣所说,自己所敬所爱的长辈终于能够摆脱病与衰弱的困顿,反而觉得少许的庆幸与安慰。
三位先生在各自的学术领域都有大作为,却深深地痴迷于京剧,在行外下的功夫不逊于正行本工,这才成就了他们在戏曲研究上的专精与博学。他们曾生活在京剧的鼎盛时代,并大受其益,又反哺于后辈晚生。也正是因为如此,三位先生辞世留下的除了悲伤,还多了份惆怅与无奈,戏曲式微是大势所趋,文人雅士与梨园伶人互为良师益友、相映成辉的年代,也许一去不复返了。
◎柴俊为
尽管知道吴小如先生已经92岁高龄,近年又长期抱恙,可是5月11日晚上传来吴老去世的消息,我仍感十分意外。最近这几年,每次去看他,临走时我总说,“下次来北京再来看您!”他好几次都接一句:“希望你下次来我还活着!”我常说:“您一定会活过一百岁!”其实,这是我的真实感觉。因为每次去,吴老除了没以前那么声音洪亮,慷慨激昂之外,他的谈兴之浓,记忆之强,精神之足,一点没变。
一夜之间,我们《绝版赏析》栏目四个学者顾问王元化、朱家溍、刘曾复、吴小如全都离我们而去……
2001年10月,上海重新整合了戏剧频道,让我做《绝版赏析》栏目制片人。我们给这个栏目定了句广告语:“开启尘封的声音,钩沉百年京剧的历史”。我去跟恩师王元化先生说了这个构想,希望他给我们当总顾问。王先生晚年对电视文化的状况大有看法,一再表示自己不上电视,不给电视节目挂名。可能我们的想法还比较合他的意,他竟然爽快地同意了,第一句话就说:“你去找朱家溍、刘曾复、吴小如他们来讲。”我们自然遵命,请三老做了我们最早的艺术顾问。
说起来,三老的“本工”都不是戏曲,朱老是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专长明清史和文物鉴定;刘老是首都医科大学的教授,是我国第一代生理学家;吴老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他的专业是文史。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嗜戏如命,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也放不下他们爱了一辈子的京戏。
在我的印象记忆中,与三老的最后一面,没有一个是离开戏的。
2002年-2003年,吴老一家曾迁居上海。我们近水楼台,抓住吴老做了很多节目。每次录完像就去青海路上的一家饭馆吃饭。饭店附庸风雅,每块屏风上都印着唐诗宋词之类,有一回我们正面对着“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吴老吩咐叫经理来,问他:“你知道什么叫‘灯火阑珊’吗?就是灯都快灭了,你这生意还火得了吗?”经理连说我们换掉,我们换掉。下周又来,不巧又坐那位置,“灯火阑珊”依旧!吴老连唤“酒保酒保!”经理无奈,赶紧把我们换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屏风下,这才无话。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