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20年代,顺天时报是北京响当当的大报。在中国政坛上出过大风头,后来又在中国京剧舞台也出大风头,这就是1922年推出的“首届京剧旦角名伶评选”活动。规定的是:名伶必须是自己挑班的,必须有新编的剧目,必须用顺天时报在版面上印的选票,实际上也是为了扩大报纸销路。这是当时轰动京城的一件盛事。
选举结果,依序是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徐碧云、朱琴心六人当选,因此号称六大名旦。我有幸在童年,随着好看戏的母亲,六大名旦我都看过。遗憾的是童年幼稚,什么也没看懂,只记住了徐碧云演的是《绿珠坠楼》,朱琴心演的是《王熙凤》。这两位都仅仅看过一次。不久,朱琴心因病逝去,成了五大名旦;又不久,徐碧云因生活问题身败名裂,不被人提及,成了四大名旦。四大名旦则因各自的努力,各自的处世谨慎,各自的艺术探索,各自的背后文人协助,各自的新剧新腔迭出,终于形成四大流派,而且枝繁叶茂,正一代接一代地传下去。
有一种说法,认为流派限制了京剧的发展。我以为这是把京剧唱腔与歌曲混同之误。据说现在人学京剧,试试嗓音就能断定应入哪一流派,当然性格类型也是一大关键。中国文化大多如此,试以书法为例,学字之始,或宗颜体,或习赵体,成熟之后必然有所发展,甚至另成一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艺术的规律。梅兰芳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典范,他师承启蒙业师吴菱仙,但他超越了。
有关四大名旦之间的来来往往,既有竞争,又有礼让,传说多多。我听到的,也最值得一提的是梅兰芳与荀慧生之间的友谊。两个人相差六岁,梅是大哥,荀是小弟。荀在老一辈京剧界人士当中,被视为“各色”。他是从梆子班跳过来的,不是正宗;本工花旦却又兼唱青衣,青衣却又另是一个路数;既演喜剧又演悲剧;他的身段、手势、步伐全都打破常规,别具一格,可以说是无处不“各色”。梅兰芳却说荀慧生好就好在打破常规,敢于“各色”。但“各色”的荀慧生却抽上了大烟!梅兰芳特地到他家去,照直就问,红娘也能抽大烟吗?抽大烟的红娘还能活泼吗?不活泼的红娘谁爱看!如梦方醒,荀慧生当着梅大哥的面,把烟枪砸了。
在修身律己上,梅兰芳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三不赌博,四不斗气,五不和坐在包厢里长期看戏的女客交往。守身如玉,他做得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