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评剧“鲜派”创始人鲜灵霞,慧眼识才,发现可造就的人才便会悉心培养与扶植。
鲜灵霞提携幼苗崔莲润
上世纪50年代在华北戏院演传统戏《卖子孙贤》时,戏中有个娃娃生角色叫小连生,她选中刚刚考入少年训练队年仅十岁的崔莲润来扮演。戏中有一场“哭街”,张氏母子诀别,有一大段对唱。崔莲润聪明伶俐,很会做戏,她那稚嫩清脆的嗓音,把小连生告别母亲的悲痛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赢得台下一片喝彩。鲜灵霞对崔莲润的表现非常满意,下台后就搂着她说:“这小家伙,还敢跟我争戏呢!”鲜灵霞对崔莲润倍加爱惜,每次演出都把她接过来助演,使小崔得到充分展示机会,积累了舞台经验,也为她后来成才奠定了基础。
鲜灵霞激励我搞创作
解放初期,为了争取观众,专业剧团都不断排演新戏。在当时天津舞台上,隔三差五总会有一台新剧目问世,剧团之间竞争也相当激烈。要排新戏就必须创作新剧本,需要编导人才。在当时民营剧团中,编导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剧团生存与发展的瓶颈。尽管当时可以借助外部力量以解燃眉之急,但作为一团之长的鲜灵霞,心里一直想着能有自己的编导人员,为我所用,解决长远的艺术建设难题。
我当时在进步评剧团演小生,幼年随父从艺,虽未正式进过学堂,但解放以后一直坚持上业余学校,酷爱文学,每天怀里揣着本字典,演出空隙就在后台找个僻静处,一边查字典一边读书,不时地抄抄写写。鲜灵霞发现了我这方面的爱好,就鼓励我练习写剧本。但写剧本不仅要有写作才能,还得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我对此有些畏难情绪。鲜灵霞鼓励我说:“咱们评剧祖师成兆才也没上过学,却凭着惊人毅力,刻苦自修,一生编写了一百多个剧本,为评剧留下了宝贵财富,前辈能做到你怎么就不能做到!你只要编得出来我就演。”听了这番话,我备受鼓舞,增强了搞剧本创作的信心。后来经鲜灵霞推荐,我还加入了天津市戏曲改进工作委员会,在同戏曲界专家、学者共事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1955年,我把古典名著《红楼梦》改编为评剧《贾宝玉与林黛玉》,后经红学专家华粹深教授指导,经过多次修改正式搬上舞台。鲜灵霞亲自组织排练,集中了剧团最佳阵容,由王鸿瑞和我担任导演。鲜灵霞饰林黛玉、王鸿瑞饰贾宝玉、小鲜灵霞饰紫鹃、王美秋饰贾母、刘彦影饰贾政、张笑萍饰王熙凤。该剧上演后引起各方面重视。我自此起步,边演出边写作,1965年脱产,成为专职编剧,经几十年勤奋耕耘被评为了国家一级编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