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翻旧箧,发现有侯宝林先生的两封来信,其中一封是唐山大地震后来的。唐山地震波及京津,震后我得知津中亲友均无大碍,颇感欣慰。此时我忽然想到了在京的侯宝林先生,因为就在几天前,我和班德贵、倪钟之、刘文亨诸师友同在北京观摩全国曲艺会演,那几天得暇常到侯师家中吃饭、聊天。当时“文革”虽未结束,但“热火朝天”时期已过,况且又在家里说话,即使有些口无遮拦,也不致遭祸,而所谈内容,又多属相声范畴。
侯先生对天津相声演员极为赞叹,对他们的艺术造诣和对相声事业的贡献,多有褒扬。他还不止一次地说:“其实我也是天津演员。”侯先生的话是很实在的。
七十年前侯先生初次到津。他是怎么从北京来到天津的呢?此事周恩玉先生跟我说过,周先生是当年上权仙(后改名淮海)影院经理,是天津影剧界闻人。周先生1940年到北京联系电影业务,在北京正好碰到燕乐戏院的约角人李恩璞到北京,他要约一场相声到燕乐戏院演出。李、周在京相遇,李请周帮着一块儿物色一对演员。某日,他们在天桥相声场子听到一位青年相声演员说相声,嗓音清脆,表演大方,尤其学唱的段子,更非一般相声演员可比。这位青年演员就是侯宝林。演毕,李恩璞找到他,跟他提及是否愿到天津演出。侯先生深知天津乃北方曲艺大码头,哪位曲艺名家不是从天津出来的?所以很爽快地答应了李的要求。未几,侯先生和郭启儒先生一同来津,露演于南市燕乐戏院。因为侯先生初次到津,观众对其尚无了解,因此安排在中前场演出。他那清新的台风,甜美的音调、高雅的“包袱”,深深折服了观众,给天津相声也带来一股春风,立即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当然,侯先生也从各位天津名家的身上汲取了不少的营养,融合到自己的节目中。他在天津连演五年,名声大震,而且后来一直在曲艺场子中担纲“倒二”的场次(这个安排只有相声名家才能充任,而“攒底”一场倒由京韵大鼓担当。)侯先生生前常说:“没有天津这五年,哪儿有我侯宝林的今天!所以我认为我是天津演员。”
再说唐山地震,那会儿侯先生正住在北海后门南钱串胡同,房子已老,不知可曾受损,于是我写了封信问候。没有几天侯先生回信了。信中除问候我的家人外,特别嘱咐我,见着咱行里的人千万给我带个好儿,说我问候他们。在信里侯先生充满了对相声同仁的关怀,惦记之情,这似乎又一次体现了他常说的:我侯宝林是天津演员。
|
图为侯宝林(左三)与王文玉(左四)、刘文亨(左一)等人的合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