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4月27日,侯宝林先生来津,在民族文化宫开讲《我的艺术生活》。这天是星期一,我接到请柬提前来到会场,坐在前排。
上世纪50年代,我就听过他的相声。我就读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离西单很近,当时西单商场有一个曲艺社,很多相声演员在这里表演,计时收费,15分钟5分钱。我们专门等侯宝林出场。后来在60年代初大学时期,学校周末组织文艺晚会,侯宝林多次表演,为大学生带来笑声。“文化大革命”中,我听到很多关于批斗侯宝林的逸事。
1981年,侯宝林先生已经64岁,近三个小时的讲座发人深省。侯宝林先生身着灰色中山装,在热烈掌声中站在讲台前,第一句话就语出惊人。
侯宝林清晰地说道:“我是天津人!回到家乡非常高兴。”会场上传出惊讶和议论的声音,我一直以为侯宝林的北京人呢。他接着解释道:“为什么我说我是天津人呢?这也是我猜测的,我记得很清楚:大约在我4岁多的时候,我坐火车到的北京。当时带我坐车的人我喊他舅舅,一路上吃了半斤炒栗子,睡了一会儿觉,就到了北京。根据这个情况,现在估计起来,我可能就是从天津来的。”
侯宝林的童年是悲惨的,先学京剧,后学相声,受了很多苦。他猜测自己是天津人,对外一直这么介绍。其实不仅仅是因为小时候乘火车的记忆,更大的原因是天津对侯宝林来说是一块“福地”。侯宝林在23岁时,应燕乐戏园邀请,和40岁的师叔郭启儒来到天津,正好赶上天津电台在燕乐戏园实况转播,侯宝林和郭启儒演得格外精彩,一出台观众就“好”声不断,一下子许多人都知道从北京新来了一个名演员侯宝林,从此奠定了他在天津的地位。
在这次讲座中,侯宝林先生谈了对“文化大革命”的看法。我在北京听说,有一次造反派要批斗他,会场上人还不少。他一到场站到台前,两个造反派争夺主持权,互相抢话筒,而且都是利用毛主席语录互相攻击。批斗会成为一场闹剧,最终没开成。末了,侯宝林站在台上一耸肩一摊手,顺口来了一句幽默:“等了半天,没我嘛事,这不白等了嘛!”结果群众哄堂大笑。侯宝林说:“从这次批斗会以后,我忽然对‘文化大革命’产生了怀疑,当然还不敢否定。在这之前我一直虔诚地拥护文化大革命啊,反修防修嘛!我一直认为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老祖先应该尊重,不能一味地批判、侮辱。破四旧真是无法无天啊,多少宝贵的书籍字画被烧毁……这不是什么文化大革命,是地地道道的大‘革’文化的‘命’啊!”这时侯宝林低头沉思,全场一片寂静。
侯宝林对大家说道:“今年2月我被聘为国家文物局历史文物咨询委员会委员。‘文革’损坏的是民间的文物,幸运的是还有大量的文物埋在地下,红卫兵挖不出来,还有一些古建筑红卫兵砸不动。千万要珍惜啊!” 侯宝林说:“我就是喜欢民族的东西,平时穿着中山装,演出时穿着长衫。现在有的衣服奇奇怪怪,一种衣服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有二十多个口袋,连衣袖、裤腿上面都有。”说到这里,侯宝林使用夸张的动作全身上下拍拍打打。他说:“二十多个口袋你记得住吗?对了,你可以编上号码,哪件东西放在哪号衣袋……”
台下观众瞬间哄笑,侯宝林就趁热打铁即兴表演了相声片段,会场响起热烈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