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话剧受到封建道德的严密禁锢和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影响,所有的女角都由男演员扮演。帝国主义列强也压制中国早期话剧的健康发展,使之趋于畸形。鸦片战争后,在上海的英租界里就不准中国人男女同台演出,而外国人则不受此限制。早期话剧中以反串而出名的李叔冈、欧阳予倩、陈大悲、马降士等在艺术上都有一定成就。能否反串女角,甚至被视为衡量演员演技的标准之一,当时著名的新剧家大部分都能反串表演。
另一方面,辛亥革命以后,有些女性冲破封建礼教的藩篱,组成了女子剧团,全部角色,概由女子扮演,男角由女性反串。自1912年的女子参政会演出女子剧以来,成立了不少女子新剧团,得到了社会的热烈欢迎,自然也遭到极大的非难,常常被迫令停演解散。于是有的女子剧团只得依附于男子剧团。不过,即使在归属以后,男、女两班人马也还是各演各的,泾渭分明。
在男女合演方面,电影业走到了前头。1913年,严姗姗在《庄子试妻》中扮演丫环,成为我国电影业中第一个女演员。她后来参加了广东北伐军女子炸弹队。
1914年,在上海法租界,民兴社成立了,它开创了男女合演的风气。当时,新剧正在商业化的污水浊流中挣扎。民兴社把男女合演当作一种争抢观众的手段。他们并不严格地按角色的性别来分派演员,有的女演员经常派演男角,男演员则被派演女角,比较著名的女演员是梁一啸。民兴社在晚期越来越追求廉价的剧场效果,迎合市民阶层的低级趣味。耍蛇、摆擂、抽奖等手段都被用来招徕观众,给这一时期的文明戏带来极坏的影响。一些比较严肃的演员不肯胡来,相继脱离剧社,民兴社于1918年遂告寿终。
真正使中国话剧走上男女合演道路的是洪深先生。1922年,他从美国回到上海,对国内普遍的男演女的风气十分厌恶,他先编演了一出完全不用女角的《赵阎王》,然后又想了一个聪明的办法,把《终身大事》和《泼妇》两戏排在一台演出:第一出男女合演,第二出男扮女。观众看了男女合演觉得很自然,再看男扮女,扭扭捏捏,于是哄堂大笑。这一笑,笑得男扮女装“寿终正寝”了。1924年,洪深改编《少奶奶的扇子》演出后,新剧男女合演的必要性,更被广大的演员和观众所认识和接受。
北京话剧舞台上男女合演是从1923年人艺戏剧专门学校演《英雄与美人》开始的。全剧仅有两个女角色,而其中女主角的假母依然由男人扮演。
男女同台演出,今天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却有过多么坎坷不凡的绎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