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今年二月十七日,著名剧作家曹禺应北京人艺之邀,就《日出》一剧的创作及剧中人物的塑造等做了题为《自己费力找到真理》的演讲。摘编部分,以飨读者。)
写《日出》时,我才24岁,对社会科学根本不懂。虽然那时我也曾努力想读《资本论》。但是一章都没有看完,因为我确实看不懂。对于共产党也不甚了了
《新青年》我看过。北平当时有个《晨报》.报上记载李大钊同志英勇就义的情景,给我印象极深。使我明白世界上有这样为宣传真理而置性命于不顾的伟大人物。我感到这种人真是了不起。
当时我四周更多的人,就是《雷雨》、《日出》中那些人。对于这些人我太熟悉了。《日出》中写的人物。我见过很多,但又并不是具体写某一个人。往往这个人的某一部分,那个人的某一部分启发着我。写着,写着。某个时候又忽然想起另一个人来了。这些人有的是亲戚、有的是朋友。或者是我父亲这一辈的人。但是写作时绝不是照猫画虎。而是通过这个人的眼睛,那个人的鼻子,另一个人的声音笑貌,逐渐孕育出一个个剧中的人物。所以我的戏有一个特点,就是剧中的时间不是很具体的,只是划定一个大致的年代。不象茅盾同志,他的《子夜》概括的生活面非常广阔,而且时间、地点非常具体。《日出》这个戏写于1934年,剧情发生的时间也就差不多在这个年代。
我写这个戏时,怀着“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的决绝心情。我痛恨那个人吃人的社会,希望它早日被消灭。我心中的话只有一句:必须打倒这个吃人的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