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梆子声腔的许多剧种都有《鞭打芦花》这出戏,一代代的老生、青衣名角无不擅演。因内容涉及二十四孝、后娘虐待前房儿子等封建糟粕,而逐渐淡出戏剧舞台。日前,天津河北梆子剧院演出经过推陈出新的《芦花》。改编者删除原剧中庞杂的枝蔓,突出闵子骞以“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为由,泣阻其父休妻这条主线,他耐寒留母的精神境界使继母大受感动,一场家庭矛盾得以化解。改编者的立意合情入理,故事富于民族民间色彩,旧戏的现实意义得到升华。整场演出,既有情趣浓厚的戏可看,又有成套的抒情唱段可听。老年戏迷看着过瘾,青年观众也不觉着陌生。梆子剧院的艺术实践证明,一手抓新戏创作,一手抓旧剧的整理、加工,对于丰富上演剧目,繁荣戏曲舞台,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数百年来,戏曲舞台上所演剧目,总是在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改造出新,这是中国戏曲界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享誉中外的黄梅戏《天仙配》、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京剧《李慧娘》、豫剧《唐知县审诰命》、评剧《花为媒》等等,无一不是在传统的基础上经过改造成功的。被人誉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昆剧《十五贯》,更是老戏新改的成功范例。
近些年戏曲舞台闹剧荒,而每个剧种的保留剧目并不少,有些内容并无不可,艺术上又可看的传统戏,稍加整理即可与观众见面。况且,这种旧剧新演,一般都有现成的服装道具,如果专业剧团愿意尝试,对于扭转戏曲舞台剧目欠丰富的现象或许是条行之有效的路。
戏曲界有些朋友,对改编、加工传统剧目不屑一顾,把整理、改编说成是拆东补西的雕虫小技。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其实,点石成金而不是点金成铁的改编,作为艺术二度创作,往往更需要功力。既要保留并发挥原剧的精华,又要改出新意和特色乃至化腐朽为神奇,没有深厚的艺术积累是不大容易做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