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路评剧”与“西路评剧”虽然都是由民间演唱形式莲花落演化而来,但流布地点不同,表现形式也有很大差异。这两路评剧与天津都有着直接关系。
东路评剧指的是流布于冀东地区,如唐山、丰润、玉田等地,以莲花落为基础,并吸收了当地民歌小调,后来又融入了河北梆子音乐成分而形成的一种演唱形式,唱腔以平腔为主旋律,所以早期又称为“平腔梆子戏”。最初的演员为清一色的男伶,代表人物有金菊花、月明珠、金开芳、成兆才等,后来从冀东传入天津吸收了大量坤伶加盟,涌现了以李金顺、刘翠霞、爱莲君、白玉霜为代表的坤伶群体,形成男女同台、以坤伶为主的局面,并在天津发展壮大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地方剧种,故有津门是评剧发祥地之说。
东路评剧在清末民初就已在冀东地区广泛流行,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进入天津,至今已有百年之历史。
西路评剧发源于宝坻、香河一带,腔调以高腔为主,甩腔多带有装饰音和衬字。起初表演形式如东北的“二人转”,是一旦一丑的歌舞戏,用竹板和唢呐伴奏。因其表演又蹦又跳,故群众俗称为“蹦蹦”,代表人物有金叶子、韩九龄、乐不够、郭启荣、歪脖红等,其中以金叶子最为出名。
史料记载,光绪十九年(1893年)西路评剧进入北京,并曾为慈禧太后演出过,显赫一时,故称为“北京蹦蹦”。
东路评剧与西路评剧虽然分布地区不同,表现形式迥异,但都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以清新质朴,通俗易懂,贴近大众生活,生活气息浓厚,地方色彩鲜明为特点,故而深受民众的欢迎与喜爱。
西路评剧受历史条件制约,后继乏人,在艺术上革新步伐迟滞,远远落后于东路评剧,随着时代淘洗,逐渐凋萎,不少西路评剧艺人转入东路评剧。而西路评剧的一些剧目也融入东路评剧,极大地丰富了“东路”的演出内容。“西路”的一些唱腔更是在“东路”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今的评剧已是一个统一完整、早已定型的名称,“东路”与“西路”之说已成为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