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是我国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形成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
越调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四股弦,另外还有三弦、卧笛、月琴等。越调原唱牌子曲,后来吸收了其他剧种的唱法,改以板腔体为主。
越调的传统剧目十分丰富,分为正装戏和外装戏两种。正装戏是越调的传统剧目,多是以生、净为主的历史剧;外装戏为吸收其他剧种、曲种的节目,多是连台的公案戏,这些剧目唱多白少,主要唱段有的长达百句以上。
越调有两大流派:一是南阳地区的越调,其演唱节奏较慢,演唱中常用假嗓拉后腔;另一是豫南、豫东的越调,其演唱节奏较快,不用假嗓拉后腔。
著名越调演员申凤梅,吸收了不同流派的长处,打破了越调南北两派的界限,同时借鉴了其他剧种的特点,对越调的改革和创新作出了贡献。她擅长须生戏,她演出的《诸葛亮吊孝》《收姜维》《舌战群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