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初,北京有三个民营公助、自负盈亏的剧团:北京市评剧团,北京市实验话剧团和北京京剧团。
这三个团,都不向国家伸手要钱,全凭售票收入,不但解决了全团人员的生活问题,还积累了大量、演剧器材,购置了交通工具、排演房舍,甚至每年还将若干万元盈余上缴国家。
这三个剧团,共同的特点是:
第一,编制严密,没有闲人。最大的北京京剧团,全团一百五十七人,同时可以演出两台——甚至三台戏。
第二,演出质量好,上座率高。未演过一个坏戏。
第三,建立了正规的导演制度,整理改编了不少传统戏,还排演了大批新戏。
第四,经常上山下乡,送戏上门,丰富了郊区工厂、农村的文化娱乐生活。在这方面,比较突出的是北京市实验话剧团和北京市评剧团。
第五,培养了不少优秀的青年演员。今日在首都评剧舞台上活跃的张淑桂、刘珊、刘淑萍等,都是北京市评剧团的学员。
十年浩劫后的今天,情况怎样呢?
不少剧团组织庞大,人员众多,纪律松懈,问题成堆。新排剧目,寥寥无几;演出质量,很难令人满意。
经济上国家要付出大量补助。
十年浩劫前,北京市、区、县共有28个剧团,国家每年补助一百二十万元。现在市内仅10个剧团,每年补助却是三百三十万元!
我们不禁要问:这种现象,应该长期存在下去么?过去能做到的,今天难道就不行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