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其它传统剧种,评剧是年轻的,它的历史只有八十多年。
清朝光绪年间,冀东说唱莲花落的艺人开始接受东北民间的“蹦蹦”(与现今的二人转相似),并把这一艺术形式从乡村集镇带进了工业城市唐山。由于这一艺术形式的内容多是描写平民生活,又通俗易懂,因而受到了煤矿工人和铁路工人的欢迎,逐渐由打地摊迁到了茶馆演出。
但是,反动的统治者认为“蹦蹦”在茶馆里上演有伤风化;以“土俗不堪、乱伦败德”为由加以禁演。同时,以歌舞为主的“蹦蹦”也不完全适于在茶馆中演出。这样,造成了“蹦蹦”不变革就站不住脚的局面。
于是,农民出身的剧作家成兆才先生与评剧界的老前辈月明珠开始着手对“蹦蹦”改革,创立了新的艺术形式:“平腔梆子戏”,简称“平戏”。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评剧。
那么,“平戏”为什么又改叫评剧了呢?这是因为国民党定都南京之后将北京改为北平,京戏也随着改成了平戏。这样就出现了两个“平戏”,传统“平戏”艺人便在“平”字上加了个“言”字,称为“评剧”,并且解释说评剧是“评今论古之剧也”。
由于评剧是从“蹦蹦”转变来的,所以一些老北京和冀东人至今还叫它“蹦蹦戏”。至于一些老人以“蹦蹦戏”的谐音称评剧为“半班戏”,那是因为旧评剧极少武打场面,比起京剧来“只有半台人”的缘故。随着评剧表演场所的变化与剧目的发展,这一称呼已很少见,也很不确切了。
在外地参加演出时,曾听过另一种传说:当反动统治者查禁平戏时错把“平戏”写成了“评”剧,故此固定下来。这一传闻当然不可靠,却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不学无术的统治者摧残地方戏的讥讽与嘲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