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评剧院公演《成兆才》的广告上,看到了女声唱腔设计者喜彩莲的名字,使我想起了这位时代艺人。
喜彩莲之称为时代艺人,那是在1935年到1936年的时候,她演出于上海时代剧场,得知于著名戏剧家田汉、洪深、欧阳予倩,他们针对当时上海的“老爷小姐”们摈喜彩莲的评剧于“大雅”之外,写了许多篇富有战斗性的文章,称喜彩莲为“时代艺人”。说她演出的评剧是“垃圾堆里的漱口盂”,意思是评剧虽然埋没在垃圾堆里,但它是广大群众颇能实用的漱口盂,广大群众需要这样的戏剧。喜彩莲获此褒荣,在艺术上更求进步,她曾得到欧阳老的亲自传授,把欧阳老的代表作《人面桃花》《武松与潘金莲》《宝蟾送酒》,改为评剧演出。她还和上海的著名须生兼红生的京剧演员林树森“京评两下锅”地演于黄金戏院,他们合作的《乌龙院》,林树森饰宋江,照例唱二黄,而喜彩莲的阎惜姣,则仍唱评剧。《战宛城》也是如此,林树森的张绣,全宗京剧路数,喜彩莲的邹氏,则唱评剧。
他们两位各以精湛的表演艺术,合作得水乳相融,浑然无迹。
1937年,喜彩莲回到北京演出,锐意改革评剧,丰富评剧的节目:她曾把京剧的《凤还巢》《十三妹》 《花田错》等用评剧形式演出。她曾演出过曹禺的名著《雷雨》,饰繁漪。唱、念、做、表,虽是评剧而保留了话剧《雷雨》的精华,展示了话剧《雷雨》的精神。她曾编演过爱国主义的新历史剧《梁红玉》,自饰梁红玉,李小肪饰韩世忠,创用立体布景,在诗情画意中,洋溢着这位巾帼英雄的豪情壮志。她曾请陈墨香先生给她编写了古装新剧《怀乡梦》。同时也请我编写剧本,我曾把元曲的《救风尘》和《墙头马上》给她编为评剧。为了普及,前者改名为《好姐姐赵盼儿》,后者改名为《干金小姐》。她很珍视这两个剧本,在准备《赵盼儿》的演出上,她参考了许多滦州影的影调,丰富评剧唱腔,又根据程枕霞在申山公园举办的“蜡人展览”,创制了一批唐代妇女服装,只那一条石榴裙,就绚丽夺目地符合赵盼儿的身份与性格。可惜在公演前夕,因为伪警察局的关节不到,临时禁演,她个性很强,宁可牺牲了她喜爱演出的新节目而不肯曲节折腰。但是,她一直怀念这个剧本,1961年,在我和她同时参加的一个戏曲工作会议上,她还很惋惜地谈到这个剧本未能演出。
喜彩莲在北京一直红了七、八年。当时北京的戏曲演员都要缴纳所得税,她每月缴纳的数目冠于同业,这倒不是她的票价大,而是她每天风雨无阻地都在华北戏院演出,星期天还加演日场。
她的表演艺术,深得当时的戏剧评论家徐凌霄(即凌霄汉阁主)的赞许,揄,扬文字,连篇累牍。
我对于喜彩莲的唱工,曾以“清新甜爽”为评,做、表则誉之为“评剧的荀慧生”,尤其对于她那种改革、创新的精神,由衷地响应田、洪、欧阳三老加与她的称号——“时代艺人”。
喜彩莲演《人面桃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