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红楼梦》改编的京剧剧目很少,据资料统计不过三十出左右,且绝大部分已绝迹舞台。大师级演员演过红楼戏者也不过梅兰芳、欧阳予倩和荀慧生三数人而已。梅曾演过《千金一笑》、《黛玉葬花》、《俊袭人》等;欧阳曾演过《宝蟾送酒》、《馒头庵》等;荀的红楼戏较多,演过《晴雯》、《平儿》、《香菱》、《红楼二尤》等。不过这些戏梅和欧阳二君都是早年演出的,欧阳又一直在南方献艺,后来专事研究工作,早就退出舞台。著名实业家张謇对梅和欧阳曾有“南欧北梅”之誉,可能即针对红楼戏而言。荀慧生虽演红楼戏较多,但流传至今的主要是一出《红楼二尤》。予生也晚,只看过荀先生的《红楼二尤》,和林玉梅一出《鸳鸯剑》,此戏内容其实就是《红楼二尤》的前半部,写尤三姐向柳湘莲表白自己的纯洁之心,以剑自刎的故事,童芷苓所拍电影《尤三姐》,其内容也大致如此。林玉梅后来加入天津市京剧团,在新戏《六号门》中所饰演的搬运工人胡二之妻,刻画人物极为深刻,唱腔委婉凄凉,颇获好评。
红楼戏所以比较少,愚见,一是原著没有提供多少可资编剧的戏剧冲突;二是剧中所饰行当较少,多以旦角为主,即使出现老生、老旦、小生、小丑等角色也多为配角,至于武生、花脸、武丑等角色绝难出现,紧张火炽的场面过少,大多听客不容易接受,观众一少,势必影响班社的收入,当时一般演员日挣日吃,所以要力争上座率不能下滑,不然的话何以生活?
然而,《红楼梦》终究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典范之作,能择其某些章节改编成一出精品剧作恐怕是许多剧作家的共识,齐如山就完成了这个任务。齐如山,出身河北高阳望族,自幼极喜戏剧,曾留学欧洲,对中外戏剧有极深研究,后与梅兰芳结为挚友,梅的新戏《一缕麻》、《嫦娥奔月》、《霸王别姬》、《凤还巢》以及红楼戏《千金一笑》、《黛玉葬花》都出自齐的手笔。
据戏剧专家钮骠先生谈,他在中国戏曲研究院,曾目睹了齐的这出戏的手稿,剧名为《群芳斗艳》,是据原著49到50回编写。剧中人共二十七个,除一小生饰宝玉,一老旦饰史太君外,其余二十五人全为旦角。剧本中另附一纸,上写敦请王瑶卿导演,并拟定了三十五名旦角演员,以备择用。此三十五人以尚小云、荀慧生、小翠花领衔,其他三十二人为赵荣琛、杨荣环、陈永玲、臧岚光、南铁生、吴绛秋、许翰英、王吟秋、华世香、陈啸秋、毛世来、林鸣霄、孙荣蕙、郭韵蓉、林秋雯、何佩华、任志秋、谷玉兰、张蝶芬、王秀雯、田玉林、白畹华、朱桂华、王元芝、贾世珍、郝效莲、宋德珠、李金鸿、阎世善、陈金彪、张龙华、朱盛富。
有趣的是,这三十五位全是男旦,三领衔者均为大家自不必说,其他三十二位也多系当时名伶或新秀。毛世来、宋德珠为四小名旦,早已自领一军;许翰英、李金鸿、陈永玲、杨荣环也为名家;林秋雯曾傍过马连良;张蝶芬、任志秋为著名二旦,阎世善、陈金彪为著名武旦,且也尚文。
从上述演员年龄分析,剧本当写于1945年前后,不可能再早,以李金鸿而论,1945年时他二十二三岁,陈永玲、郭韵蓉等比他还小几岁,不过十六七岁而已。如再早,许多人还在孩提时期,难以担纲此戏。
此戏若能演出,必是花团锦簇、斗艳争奇。然而,过去哪个班社能有二十五个旦角?若想演,必须诸班联合,而这又会带来许多困难。所以剧作者虽怀雄心大志,又有如椽之笔,而其愿终难实现。
而今天的祖国,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太平盛世,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各条战线,包括文化战线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力之强盛,经济之繁荣,令世界瞩目。我想,只有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这出红楼梦大戏经过再度改编整理或许能呈现舞台,当然,这也要付出极大的艰辛,这一愿望果能实现,必将为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做出新的贡献,也能为中国京剧史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