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八届中青年戏曲演艺大赛揭晓后,我市吴佩锦荣获金奖,行内人都说:这是“应该”的啦!
在我市戏曲演艺界,吴佩锦早已是个代表性的人物。他是国家二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汕尾市戏剧家协会主席。曾任海丰县白字戏剧团团长。2008 年2 月,他作为广东省(传统戏剧)传承人代表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证仪式,受到国务委员和文化部长的接见。当时,本报曾对他作过专访。
近日,记者采访了吴佩锦。他谈到这次参赛的初衷:“这次省戏曲演艺大赛第一次在我市设立分赛区,我原本打算将机会让给年轻人,但省剧协的朋友希望汕尾拿出代表性的东西,有点免得‘搞砸’了的意思。再说,由于年龄关系,这次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参加大赛了。”
逼出来的基本功
吴佩锦,1972 年出生于海丰县附城镇马厝舖村。1988 年,在海丰附城中学读书的吴佩锦显示了出众的文艺才能,他的音乐老师林玉珠建议他:“我县青年剧院团正在招生,你何不去试试?”当时海陆丰戏曲事业方兴未艾,每当剧团演出,常可见“爆棚”的盛况。能考上青年剧团,用吴佩锦的话说:“绝对是一种荣幸。”当时招生采用比赛的方式,经过初赛、复赛、决赛,吴佩锦被正式录取为白字戏速成班的一员,走上了从艺之路。当时由于政府重视、大环境有利,所以剧团里的艺人也多,粒仔旦、唐大聪、鞠少玲等名角都指点过吴佩锦,为了夯实新学员的基本功,海丰白字戏剧团团长余锦程专门请来汉剧团的刘志群教授为大家上课。吴佩锦性格上有争强好胜的一面,没多久便暗暗和刘志群较上了劲。当时招的那批学员有3个男的,10 多位女的,没多久,吴佩锦就发现,刘志群好像比较重视那些女同学,吴佩锦说:“我有一种挫折感。”为争一口气,吴佩锦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偷偷地练功,等到六点钟所有的学员都到达练功场时,他已经练了两三个小时。汗水不是白流的、功夫不是瞎练的,到了毕业测试时,刘志群教授被吴佩锦吓了一跳,评价他的基本功是“跨越性进步”。前些年,刘志群临终前,吴佩锦和一群同学去看望他,刘志群还说:“你的基本功是给我逼出来的。”
“拯救了整个剧团”
吴佩锦主攻武生和丑,良好的基本功,让他在两年后就挑了大梁,扮演了方世玉、沈廷芳等角色,崭露头角。这一时期,吴佩锦深得团里老艺人的言传身教,并刻苦磨练,广博众采,掌握了白字戏的传统表演、唱腔精髓,且能突破、创新,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就在吴佩锦在艺海中扬帆猛进时,上天忽然给了他一个磨难:他的脸部感染,一张脸几乎毁了,对于一名艺人来说,“脸”意味着什么是不言而喻的。1993 年,吴佩锦怀着惆怅离开了白字戏剧团,转行做药材生意。尽管他的生意很成功,但他一直没能忘怀白字戏,仍然在偷偷地苦练。2002 年,白字戏陷入了低潮,县剧团有接戏,但很少。剧团艺人多数跑到民营剧团找出路,社会上的流言蜚语也非常多。吴佩锦坐不住了,他认为白字戏的市场是有的,问题在艺术上没有创新,导致表演水平大幅下降。他终于重披戏袍,用他自己的话说:“拯救了整个剧团。”吴佩锦找到当时的剧团团长唐大聪,开门见山地谈了自己的看法:选新戏、排好戏,一炮打响。唐大聪面有难色:资金何来?吴佩锦一口给了他定心丸:“戏尽管排;钱,我来找。”吴佩锦利用自己经商的人脉关系,寻求朋友的支持。不久,剧团的道具更新了,添置了新家私⋯⋯在老艺人钟芝铭、吕启中等人积极参与下,决定排演喜剧《神医张无意》。这是白字戏的新剧目,阵容大,行当齐全;尤其是能够展示白字戏的多种戏服,容易吸引观众眼球。吴佩锦自掏腰包三万元,特意到潮州定制戏服。吴佩锦在戏中扮演神医张无意,艺人们发现,离开了剧团这么多年,他的工夫却没有落下。《神医张无意》首演引起轰动,许多“戏雕刀”评价:“白字戏剧团到哪里找了这么个厉害人物?”从此,该剧成为吴佩锦的成名戏,有戏迷至今见到他还称他“张先生。”2003 年,在吴佩锦的主持下,海丰白字戏剧团又排演了场面壮观的《五子挂帅》,该戏需要五个武生、二个武旦,一般的小戏台容纳不下。该剧出场亮相时,无论在哪演出,观众都会由衷地发出喝彩声。2004 年,在唐大聪的支持下,吴佩锦正式出任海丰白字戏剧团团长,一直到2012 年他调任市文化局群艺馆工作,那段时间,白字戏比较红火。
“入骨”表演源自生活
在 20 余年的从艺生涯中,吴佩锦善于饰演潇洒勇猛、声情并茂的英雄人物,又擅长饰演风趣滑稽,生动诙谐的丑行角色。先后主演过近二十个剧目,塑造了一个个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白罗衣》的陶大,《秦香莲》的韩琦,《无意神医》的张无意,《徐九经升官记》的徐九经,《金叶菊》的张武杰,《方世玉打擂》的方世玉,《燕青打擂》的燕青等,颇得广大戏曲爱好者的喜爱及行家的高度赞赏,在惠海陆及港、澳地区影响较大。其中,《白罗衣》为汕尾市首个入选广东省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作品奖的剧目;在第九﹑十届广东省艺术节中获表演三等奖;在广东省第六届群众戏剧曲艺花会中获银奖;白字戏唱段《山伯访友》在中国第二届广播电视情歌大赛总结赛中获(原生态组)银奖;还被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授予“突出贡献”奖并选送至上海戏剧学院(高级编导班)进修;参加中国戏剧家协会与海南省政协、文联主办的“琼闽粤台及东南亚地区闽南语系剧种研讨活动” 主演的传统剧目《金叶菊·陷驿》选段入选大会开幕式展演节目。 吴佩锦特别重视对剧情的研究。他举了一个例子:当年排演《白罗衣》剧目,邀请了一位余姓的导演,余导演要求扮演丑角的吴佩锦,在面对小主人徐继祖的步步逼问时,跪下面对观众,以雷霆之声吼一声:“主人啊!”然后和盘托出。吴佩锦精研剧本,认为这样表演不符合剧情发情。他建议:在陶大大吼一声之后,由面对观众再转身面对徐继祖,然后声音低下去,在低音重复数声:“你的,你的⋯⋯”之后再和盘托出。余导演拍了一个大腿,赞:“好!”吴佩锦时常对演员们说:“艺无止境,要勤学勤练提高水平。为什么不同的人扮演同一个角色有不同的效果?有的人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能博得观众的喝彩。有的呢,观众背后在嘲骂。一个演员上了台,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让自己的脸受辱。”吴佩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入骨”表演,都是来自对生活的深刻体认。比如他扮演“张无意”时,发出那种苦笑夹杂着冷笑的笑声时,他就是研究过生活中多种多样的笑,最后才形成的。又比如他这次在省第八届戏曲演艺大赛夺得金奖的剧目《徐九经升官记》有一个细节:徐九经上堂审案,左是并肩王、右是安国侯,一会儿并肩王把徐叫过去,要他按自己的主意判;一会儿安国侯把徐叫过去,要他按自己的主意判。在左右夹逼中,徐九经上煎下逼、其苦不堪。此时有一名台词:“这哪里是我审案,分明是案审我。”《徐九经升官记》是个大剧目,可以说是各个剧种都必备的剧目。吴佩锦说他观看过多个剧种、多个版本的《徐九经升官记》,这句唱词都轻轻带过,没有配以相应的动作。吴佩锦经过精研剧本后,是这样处理的:徐九经抬头看到“明镜高悬”的匾额,似有所悟,双手一抖袖子,快步回到座位,唱道:“这哪里是我审案,分明是案审我。”在这里,吴佩锦传达的是徐九经意识到自己是主审法官以后那种自豪感,以及对刚才自己失态那种自嘲等多种情感,为徐九经随后的正义行为做了铺垫。这一处理受到观众的认可,表演当天喝彩声四起。评委也给予了高分。
致力于“活态传承”
离开了白字戏剧团后,吴佩锦没有离开舞台,主要是参加政府行为的公益性演出,并做为表演嘉宾出现在港澳、新加坡、印尼等地的舞台上。如今,吴佩锦的大部分作品已被拍摄成音像制品出版发行,还推出首张白字戏卡拉OK 光碟《吴佩锦艺术专辑》﹐并在省、市多家电视台播放。这是他为白字戏“活态传承”所作的努力。做为市剧协主席,吴佩锦现在更关注的全市三个稀有剧种的明天。他说,目前政府重视地方剧种的生存与发展,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最好成立一个戏剧院研究所,举办地方剧种培训班,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我们自己的戏剧,这样三大稀有剧种才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