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 9月 19日典礼首演
1949年梅兰芳与中国大戏院董事会合影
梅兰芳演《贵妃醉酒》
厉慧良与赵慧秋
梨园界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北京学艺,天津唱红,然后方能到各路码头去闯荡。如果不过天津这一关,很难被公认为“是个好角儿”的,而天津的“关口”,就是中国大戏院。建院70年来,中国大戏院一直被视为:“菊坛夺魁的擂台,群星争辉的穹宇”。“国剧”的各路诸侯,一直把这方舞台当成一显身手的宝地。
“国剧宗师”杨小楼,“四大须生”马、杨、谭、奚,“四大名旦”梅、尚、程、荀和“四小名旦”李、毛、张、宋以及当代京剧舞台上的名家名角纷至沓来,竞相献艺。可以说,但凡京剧界之名家,几乎都到中国大戏院演出过。为此,有人把中国大戏院誉为中国戏曲界的“维也纳金色大厅”。一座具有70年历史的大剧院,就是一部厚重的史书,这书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
七十年上演六十类戏一舞台捧红千余名角
-大师倡议商贾出资
座位近两千场内没柱子开幕首场名家《群英会》
今年是中国大戏院建院70周年,从9月19日开始,一系列以“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戏曲艺术,挖掘传统剧目,展示流派精髓”为宗旨的经典大戏已经开演,“国粹记忆、世纪经典———名家名剧系列展演”首场演出大获成功。
9月18日中午,一直忙于筹备建院70周年庆祝活动的中国大戏院总经理万里终于缓了一口气,在三楼的办公室里,他平静地讲述着这座具有70年历史的大戏院。
1934年,我国著名京剧表演大师周信芳来天津演出,“天津八大家”之一、商界名流孟少臣召集本市金融、工商、娱乐业的巨贾,设宴欢迎。席间,周信芳提起,天津乃商贾云集、九河交首之重镇,名家荟萃,文风古远,但没有一座像样的大型剧场,实为憾事。孟少臣等人心中颇为震动。
事后,孟少臣提议邀集天津各界及戏剧名家商议,为天津建一座具有当代最高水准的大剧场,得到众人的响应。众多商家名流共筹资五十余万银元,并向社会公开出售股票,投股兴建。马连良、周信芳、姜妙香、尚小云等京剧名家均参股投资。戏院由法国乐利建筑工程公司的瑞士工程师洛普( LOUP)和英国工程师扬( B.C.YOUNG)联合设计, 1934年奠基, 1936年8月竣工。戏院大楼共有五层,面积7798平方米,一至三层为观众席,共有1800多个座位。剧场内没有支柱,观众从各个角度看戏均不受影响。“据说,中国大戏院落成时,整个天津市都轰动了,很多市民纷纷赶来先睹为快。”
中国大戏院于1936年9月19日举行隆重的开幕典礼。抗日名将、当时的天津市市长张自忠将军亲临。姜妙香、李洪福、刘连荣、茹富蕙等名家与“四大须生”之首马连良合作,首场演出了《群英会》、《借东风》。“当时许多观众因为没有买到戏票,站在戏院外面久久不愿离开,还有许多人真的出现了相声里描绘的‘要求买站票’的场面。梅兰芳先生当年10月来到中国大戏院,他与杨小楼先生合演了《霸王别姬》等剧目,可谓是戏曲界的一大盛事。”
-名家亮相第一考场
千余名角从“中国”火遍全国奥的斯体温计成就戏院博物馆
今年4月10日,梅兰芳之子、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专门致信中国大戏院,信中写道:“天津中国大戏院七十大寿对我们京剧界来说是一件大事。我们行内历来都知道,天津这个码头不好唱,其原因是天津观众多,又懂戏,欣赏水平高,反应强烈。中国大戏院作为天津京剧的窗口,从专业角度来说,这个窗口体现了中国京剧的真正水准。中国大戏院于1936年9月19日开幕,当时正是我父亲艺术最辉煌时期,梅派风格业已形成,接受着戏迷观众的鉴定和考核。中国大戏院可以说是全国第一考场……”
在首任经理孟少臣先生的精心策划、经营管理下,中国大戏院当时成为华北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型戏曲演出场所。当时中国京剧的“四大名旦”、“四小名旦”、“四大须生”等各派名家纷至沓来,“评剧皇后”白玉霜、名家刘翠霞、新凤霞,河北梆子名家金宝环、银达子,“豫剧皇后”马金凤以及越剧、川剧、晋剧、汉剧、吕剧等众多名家、名流到此献艺,许多戏曲演员都是在此演出后在大江南北名声大振。“我初步估算了一下, 70年来至少有千余位名家名角在中国大戏院演过戏,并且都获得了圆满成功。除了极冷僻的几种戏没登过场以外,至少有五六十类戏在这里演过。”中国大戏院总经理万里说。
当时在曲艺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行内趣话:“唱红中国,中国唱红”。即只要能在中国大戏院“火”上一把,以后便能“火”遍全国了。“天津中国大戏院和上海天蟾戏院(现在的逸夫剧院)、北京长安大戏院已经成为我国戏曲艺术活动的重要阵地,是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品牌代表。目前,这三大戏院仍是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空中剧院’的三大演出基地。”
如今,走进中国大戏院如同走进一个博物馆。 1936年孟少臣先生投巨资安装一部奥的斯电梯,是美国奥的斯电梯的第一代产品。目前这部电梯仍在使用,几十年来,只进行过几次小维修,电机、齿轮厢、车厢都还是原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美国奥的斯公司专门派人来欲出重金购回,但被拒绝了。因为“它是一个文物,是中国大戏院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中国大戏院的收藏室里,珍藏着一支大戏院的“体温表”,这就是当时德国拜尔大药房赠送的巨型温度计,它身高1.5米,宽35厘米,这支超级“体温表”同样还能正常测量大戏院的“体温”,不过,现在它已被当成文物收藏起来了。还有1936年9月19日,中国大戏院开幕典礼时,各大商贾、名流赠送的玻璃牌匾、戏曲名家名旦赠送的剧照都珍藏在中国大戏院里。可以说,一座70年历史的大戏院,实际就是一座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