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古稀的我市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筱凌妹现在的晚年生活是相当的充实而惬意。每周二、周四,老人都要到市老干部大学去学习书画。或许是从事艺术的人天生聪颖,筱凌妹笔下的牡丹鲜艳华贵,国色天香,显现出一派雍容富丽的气度。其实,今天的青年观众可能有所不知,时光若是倒转20年,那时候,筱凌妹在我市、我省甚至全国的评剧界乃是一枝艳压群芳的俏丽牡丹。
年轻时代
艺名的来历
筱凌妹,原名宋玉珍。筱凌妹是她的艺名。说起这个艺名还有一段来历。12岁的筱凌妹,因家贫三担高粱的聘礼就做了白旗寨铁匠王家的童养媳。这是1948年春上的事。到了这年秋天,抚顺解放。母亲把宋玉珍从王家带了回来。孩子虽是回家了,但总要为女儿的将来找个出路。当时,在河北省白洋淀与儿子、儿媳一起过的宋父观念还是很前卫的。当时,筱凌妹 (宋玉珍 )的嫂子筱凌云是声震白洋淀地区的评剧名角。宋父想,虽说“戏子”的社会地位低下,可人家凭自己的劳动养家糊口,也没有什么可自卑的。就让珍儿跟她嫂子学唱戏吧,将来也能自食其力,找个婆家不会受气。于是,一封家书将宋玉珍召到了燕赵大地。学戏的甘苦,自不必细说。天资聪慧、容貌秀丽的宋玉珍很快从筱凌云那里学到了评剧传统剧目《杜十娘》、《珍珠衫》等。十几岁的宋玉珍即登台亮相演些丫环什么的小角色。初登舞台,总要有个响亮的名字吧。当年与筱凌云、宋玉珍同台演出的剧中女一号,我国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筱俊亭说:“玉珍是凌云的小姑妹,又是我们筱家班的人,我看就叫筱凌妹吧。” 于是,筱凌妹开始在评剧舞台叫响,且日渐声隆。
在那段跑江湖,走码头的日子,筱凌妹虚心向前辈们学习,丰富的舞台艺术实践,让她的演技与唱腔很快成熟。一次,一位名角在一折大戏中因故未能上场,筱凌妹初生牛犊不畏虎,顶替上场。俊美的扮相,婀娜的身段以及声情并茂的唱腔,博得个全堂喝彩。在门户林立,等级分明的戏剧界,小角顶名角,是件挺犯忌的事。好在前辈艺人对这位梨园新锐厚爱有加,十分提携。哥嫂闻知此事,非但没有责备,反而赏了她20个饺子。他们是看到小妹的进步,能够担纲大梁而备感欣慰。
一枝独秀,芳菲舞台
1956年,沈阳评剧院成立,筱凌妹与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张金秋、虹自霞、赵凤霞、鑫艳珍,并称“八大主演”。21岁的筱凌妹成为文艺六级演员,这意味着她进入到了高级知识分子阶层。这期间,她演出了古装戏《拜月亭》、《打金枝》,现代戏《刘介梅》和根据全国劳模尉凤英事迹改编的评剧《革新的浪潮》等。令筱凌妹骄傲的是 1959年11月,省市团合并沈阳评剧院建院一年时,该团八大主演同台献艺,联袂演出了《大三节烈》。这出戏是按三三制出演,一折一换角。场面宏大盛况空前。为丰富和发展由莲花落发展而来的评剧唱腔,筱凌妹还到山西太原、河南郑州学习晋剧《双锁山》、豫剧《红娘》。回沈后她们将《双锁山》移植为评剧。填补了当时评剧旦角没有靠架戏的空白。这出戏,筱凌妹还为当时在沈视察工作的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做过专场演出。 1962年,她调入大连评剧团。在这里,她不仅连续三天演出打炮戏《桃花庵》、《人面桃花》和《保龙山》,还上演了轰动整个大连的移植剧目《水母仙子》。这出戏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筱凌妹创造性表演了十杆长枪打出手的精彩场面,这是筱凌妹为评剧表演艺术开启先河之举,显示她扎实深厚的艺 术功底。也为日后即1979年在抚顺评剧团演出集唱功、武功于一体的大戏《白蛇传》奠定了基础。 1963年,筱凌妹返回家乡,调入抚顺评剧团。“文革”前,她主演了《水母仙子》,令抚顺观众耳目一新。之后,她又排演了《春草闯堂》。
《张春莲》剧照
“文革”结束后,同许多老艺术家一样,迎来文艺第二个春天的筱凌妹焕发了艺术青春。1977、1978、 1979年,连续三年,她排演了三出大戏《金沙江畔》、《祥林嫂》和《白蛇传》。
特别是《祥林嫂》一剧。筱凌妹不仅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的塑造中去,而且还参与到了剧本的创作。在中国评剧院的八场戏剧本中,到《捐门坎》祥林嫂举柴刀唱“我劈了门坎又何妨”时大幕即落,全剧终结。筱凌妹觉得这不能完全反映祥林嫂在旧社会所遭受到的悲惨命运。于是,她在原剧本的基础上加了《祝福》。筱凌妹亲自操刀,创作唱词,编排唱腔。“数九寒冬大雪纷飞,我孤苦伶仃依靠谁。挨门乞讨受尽人间罪……难道说是命里注定罪难挽回……”这段充满悲愤之情的慢板转顿板后转散板的唱段,充分利用评剧艺术高门大嗓的艺术特质,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深刻反映了鲁迅《祝福》原著中的厚重主题。
筱凌妹老师虽然现在因年事已高远离舞台,但从未舍弃她所钟爱的评剧艺术。在记者采访时,老人家谈至兴起,竟情不自禁地唱、念、做、打一番起来。那一招一式、一腔一韵,使我不禁恍若回到三十年前的舞台上:西子湖畔、断桥这边。美丽善良的白娘子莲步轻移,水袖漫舞,几许妩媚,万种风情……
近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