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琴书表演艺术家关学曾,在前不久度过84岁生日,后因肾病加重,近日在友谊医院住院观察。作为他的老观众,我们深感不安和惦念。
关学曾是满族人,自幼生在北京。十四岁师从常德山、石金荣学习单琴大鼓。在长期的演唱中又借鉴了翟青山的发声、吐字、行腔的方法,刘宝全的“唱似说,说似唱”的技法,结合自己嗓音洪亮、宽厚、吐字清晰的特点,在演唱上自成一家。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参加曲艺改革,带头编演新节目,两次参加赴朝慰问团。 >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与琴师吴长宝一起对唱腔、板式,表演做了创新;既有三眼一板,又有一眼一板,以及慢板、快板、散板,由原来只有垛句,发展为双垛句、大垛句等,伴奏上用扬琴、四胡、二胡,丰富了“北京琴书”的表现力,达到唱腔以声传情、表演情真意切的艺术境地。
关学曾从艺70年来整理、创作过上千个段子,演出近2万场。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是写了一辈子,唱了一辈子,对北京琴书不断改造一辈子。”很多唱段如《杨八姐游春》、《鞭打芦花》、《考神婆》、《高亮赶水》、《劫皇杠》、《周总理永远活在我们心间》、《礼尚往来》、《长寿村》等已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上世纪八十年代,关学曾退休后,被选为北京曲协主席,社会活动和演出更是繁忙,但他仍然坚持每周六在家接待北京琴书爱好者,培养接班人,并多次参加“曲艺进高等院校”的展演活动,还曾为电影《有话好好说》创作、配唱。现在我们在北京公交汽车的移动电视上还经常能看到这位八十高龄的艺术家演唱的公益广告。每当提起关学曾,广大观众都会想到北京琴书,演员的名字能和一种艺术形式如此紧密相连,这与关学曾对北京琴书的发展和形成有着创造性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忆其曲种的历史,由早年间京南流行的梨花调,到清朝中后期发展成五音大鼓,(后来名家翟青山演唱时,已改名单琴大鼓)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关学曾发展定名为北京琴书,这古老曲种有着不断发展的艺术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