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孝是人们公认的马派传人之一,他从学马、拜师、上演马派剧目,直到运用马派表演手法塑造人物,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冯志孝自戏校学艺、登台献艺、直到被选拔入中国京剧院,其业师和要上演剧目都属谭门。但到1960年,当他在《杨门女将》中首次塑造寇准的舞台形象时,其念作声腔,却一一酷似马派。谭门弟子为何给人以突出的马派印象,只有熟知他的同学才能洞悉底蕴。原来,他自1953年首次观摩马连良演出时,就深深被马派艺术特有的风度和光采迷住了,从此就坚持不懈的私淑马派,甚至有的同学说他当年学马已达到“如醉如痴”的程度。这一典型事例,恰恰符合表演艺术流派发展的一条规律:流派的继承,绝不是简单的拜师、学戏关系,一位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大师,必然能吸引一批意趣相投、质地近似的演员,他们狂热的追求,刻苦的摹仿,精心的研讨、发挥,为流派艺术蔚成广泛影响,而流派也正从中孕育出自己的优秀传人。
1961年冯志孝正式拜人马氏门墙,并经马先生亲传实授了《淮河营》,同年他调入中国京剧院一团,名师的点拨,花团锦簇般的表演集体,再加上本人的刻苦努力,志孝表演艺术得到迅猛发展。他为把马派艺术学到手,不仅精心揣摩老师六十年代的成熟技艺,而且产泛搜集马连良过去的唱片,努力探索马派艺术发展的全过程。他不仅刻意追求马派表演中美、帅、俏、潇洒自如等外部特色,而且认真分析马先生以唱作念着力刻画人物思想情感和心理变化的奥秘。像对《四进士》中的三次“报门”,他就从老师念白的声气语调和摘巾、抓袖、提褶、涮髯等不同身段变化中,努力掌握老师是如何表现人物感情层次的。这样,自己在演这出戏时,就能顺应人物思想发展的脉络,运用老师的技艺,把三入公堂的宋士杰,演得既形似老师,又神似人物,形神和谐,得到马派艺术的真谛。
冯志孝在学马中,注意结合自己的条件来发挥马派艺术的特色。由于他有谭派的功底,又探索了马先生在风华正茂时的演唱技艺,因此在上演马派剧目时,其声腔、动作,都具有外存潇洒、飘逸,内有沉雄、刚健的特点。《龙凤呈祥》中的乔玄,马先生在晚年对这一人物形象作了画龙点睛般的修改,把一味替刘备说话的乔玄,赋予了力主联刘抗曹的政治生命,这在剧本上不过是几句台词的变动,但性格上的差异,就要求在唱腔、身段不变的条件下,在声气神采上予以贯串。面对这一难题,冯志孝根据自己认识,发挥本身特点,演好了一个内心刚正,谈吐风趣,善于借题发挥的乔国老,不仅在一个剧目上继承了老师的遗志,而且发扬了马派艺术追随时代前进,不断革新的特点。 |